
本报讯 10月14日上午9:30,为了纪念中国起搏器技术应用50周年,中国起搏器发源地———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了中国起搏器治疗50周年暨2012年世界心脏病日大型义诊活动。
在义诊活动现场,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北部门诊5楼人头攒动,该院心内科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们坐成一字长排,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普及心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常识,并与患者面对面“促膝谈心”,活动现场专家们为患者提供免费测量血压服务、发放科普宣教手册等。截止到中午,有200余名患者参加了义诊活动。
据了解,1960年,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霍栾锵、颜和昌等教授与上海继电厂的工程师们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临时起搏器,并于1962年10月3日为一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进行了起搏治疗,这一划时代的尝试,开创了中国起搏治疗的先河。50年来,中国起搏技术的开展曾经因为物资匮乏、信息闭塞而举步维艰,但是前辈们从未为此而辍步,他们以不屈的努力,至今起搏器植入已经是心脏科常规的治疗手术之一,中国每年有数万名的患者受益于起搏治疗。
目前,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是院重点学科之一,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交大医学院重点学科。在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强、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学科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973及十一五课题7项,其他省部级课题15项,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目前在研课题20余项。2011年通过心血管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复审,在研临床药理试验20余项。核定床位147张,由南北3个普通病区、2个CCU病区、门诊(心血管专科,专家,特需,心律失常专病,心力衰竭专病,起搏器专病,高血压专病,冠脉介入专病)、心脏导管室、心电图室、心超室、心脏病研究室组成。科室是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培训中心、卫生部“起搏与电生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冠心病介入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冠脉介入培训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美国心脏病学院中国教育基地,是博士、硕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刘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