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到伦敦,要飞越八个时区,这种跨时区 的感觉很奇特,就好像是你在不经意间获得了上 帝在你的时间沙漏中撒下的一把沙子。在登机的 那一刻,我就很期待这一奇妙的体验,但接下来 在这巨型的空中巴士里的一再昏睡让我有些许 狼狈,首次经历都是痛并快乐着的。这时候如果 你问我快乐从何而来,我想说,来自那神秘而梦 幻的大不列颠。
当飞机进入伦敦的上空将要降落时,机舱内 几乎所有人都俯瞰着陆地上的景色,有人甚至激 动地喊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随着飞机的慢慢降 落,所有人早已无心顾及时差,我们按捺住自己 的心情井然有序地一个个走出机舱。当我的双脚 着地的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有一个声音呐喊起 来:终于“入侵”大不列颠了!
2012 年7 月29 日,我们的暑期项目正式开 始。在抵达英国之前,我们每位同学就自己的兴 趣对项目主办方提供的各种不同的课程进行了 选择,其中课程分为两大类:一是法学课程,一是 商科课程。每个同学都必须从所有课程中选择四 门课程,每星期修完一门课程并参加考试后合格 拿到相应学分,四门课程全部通过才可以拿到 Summ er school 的结业证书。
我在本次暑期项目四个周中分别选择了: Legal & Busi ness Engli sh , Theory of Internati onal Busi ness Law &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 ghts, W orld Trade Organi zati on ( WTO)& Associ ati on of South East Asi an Nati ons ( ASEAN),i ncl. Di spute Settlement, UK Contract Law。每个星期的课表,项目工作人员 都会提前一天发至每个同学的邮箱,每天课程安 排为半天,课程时间为三个小时,中间有十五分 钟的休息时间。
在国内读书时,一直都很期待英美式教育, 这次项目让我对国外的课堂有了深刻的体验。我 第一周的课程是法律与商务英语,我们上课地点 是在 Lecture Room,和我想象中的一样,课堂人 数不多,同学们围着教室坐了下来,为老师留置 出中间一片空地。上午九点老师准点到达教室开 始上课,这一周的老师是来自牛津大学的一位 Ph D(所有课程的老师都是分别来自于牛津和剑 桥大学的教授或 Ph D),整个上课气氛较国内要 轻松,老师为了顾及大多数中国学生的英文水 平,会适当的放慢语速,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同 学们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提出的问题老师会 当场回答,如果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释清楚, 老师会在课间休息时耐心的回答。坦率地说,因 为是全英文授课,所以对我们大多数中国学生而 言听课会比较吃力,但是在老师 PPT和自己所 做的笔记的辅助下,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融入了 课堂氛围之中。由于我们是和许多不同国家的学 生们一起上课,所以在课上就可以了解到各种不 同的想法,这种国际课堂也很好地促进了各国学 生文化、思想的交流。
在说到与各国学生的共同学习时,我还想谈 一下我另外一门课程———英国合同法。在课上, 老师除了为我们全面介绍英国合同法体系外,为 了让我们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他让我们分小组 讨论他指定的案例并单独进行分析展示。第二天 的分析展示大家都很认真,希望能通过案例实践 来更深层次、更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是 对这种学习机会的珍惜。在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 展示完以后,大家也分别对展示的内容进行了提 问,与外国同学在问答的过程中,深入地进行了 思想碰撞,对英国合同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除了周密地课程安排之外,项目组织者,还 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业余活动以供选择,比 如:晚间与牛津学子的轻松对话、教堂参观、莎士 比亚戏剧体验、电影之夜、奥运节目观看等。丰富 的课余活动让我们对牛津大学生的生活有了进 一步了解了。
2012 年8 月25 日,牛津的最后一个晚上,兴 奋地拿到结业证书后,同学们都开始回味在牛津 的这一个月的经历,在宁谧的庭院里,分享着这 一个月的点点滴滴。坐在返程的飞机上,心情和 第一天相比有所不同了,这次不仅仅是激动,更 多的是充实。飞机起飞了,我满足地向西对着大 不列颠说了声“ BYE- BYE”。牛津暑期班之旅让 我的假期丰富多彩,走进大不列颠在世界顶尖高 等学府牛津大学学习,同时也结交了很多外国朋 友,让他们更加了解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