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报》

张蔚榛院士逝世

胡锦涛温家宝表示沉痛哀悼

2012-09-07     浏览(159)     (0)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蔚榛因病逝世,享年89岁。他长期从事地下水、农田排水等方面的研究,为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逝世不仅是武汉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水利界、教育界、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崇高风范和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本报讯(记者陈丽霞)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水利学家、教育家,国际知名地下水及农田排水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蔚榛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7月14日19时45分逝世,享年89岁。张蔚榛遗体告别仪式于7月18日在武昌举行。
    张蔚榛去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电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刘延东、李源潮、吴官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通过各种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中央和省、市及有关部门领导,有关单位、水利界同仁也分别表示慰问和哀悼,分别是:袁贵仁、陈雷、周济、李鸿忠、王国生、杨松、鹿心社、胡四一、刘宁、矫勇、李国英、刘雅鸣、翟浩辉、顾海良、张昌尔、阮成发、楼阳生、翟天山、唐良智、贾耀斌、蔡其华,校党委书记李健、校长李晓红等武汉大学全体校领导以及老领导任心廉、侯杰昌、刘经南、刘肇祎、龚洵洁等。
    18日,湖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武汉大学校领导及职能部门和学院(系)负责人、张蔚榛的亲属、生前友好和师生代表等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校党委书记李健主持。校长李晓红因出差在外,特委托副校长谈广鸣介绍张蔚榛生平。
    张蔚榛,1923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4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51年被首批派往前苏联深造,归国后在原武汉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前身)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被评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蔚榛长期从事地下水、农田排水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提出了多种边界条件下地下水运动计算公式,发展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和计算方法,在我国率先应用势能理论研究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将溶质运移理论应用于盐碱地改良以及控制农田化肥流失等问题的研究。张蔚榛一生致力于农田水利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为我国水利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淡泊名利,潜心学术,一直坚守平凡的教师工作岗位。
    张蔚榛的一生,是不懈追求、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一生;是探索创新、硕果累累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水利事业和农田水利科学研究呕心沥血的一生。他的逝世,不仅是武汉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水利界、教育界、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崇高风范和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中国水利科学和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