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新同学、老师们、家长们、各位来宾:
首先,对2012级的新同学,再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欢迎!
开学典礼,对于学校来说,是每年一回的例行工作;而对于你们来说,是一生一次的重要时刻。每当这个时刻,我们都很高兴,因为又一批优秀学子加入到中国农大的大家庭中来了;但同时,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因为从今天开始,帮助你们成长成才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上。你们现在是精英之材,你们未来要成为精英之才。在未来的四年(动医的同学是五年)中,我们将为了这个目标,一起努力奋斗。
每年的开学典礼,是新同学的欢乐时刻,也是校长的“艰难”时刻。因为,校长需要讲一些话,要对你们有用,让你们记住,并且每年最好还不重复。这是个挑战。下面,我想说三句话,供你们参考。
第一句话是:相信自己。你们要相信,你们都是精英之材,都具备成为社会栋梁之才的基础和潜质。按照高考的分数,你们是我校历史上成绩最好的新生,是同龄人中的百里挑一。高考分数,至少说明两件事:智商和勤奋。智商是先天的,你们具备了;勤奋是后天的,你们学会了。所以,你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的基本素质和潜能。
不要在比较中丧失自信。你们以前的同学中,有人考上了名气更大的学校;你们现在的同学中,有人的高考分数更高。你们现在要做的,是忘记高考,忘记高考分数。人生不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你们与高中的同学和现在的同学,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点上。从这个起点开始,你们会发现:勤奋比智商重要,能力比分数重要,而兴趣和理想,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在困难面前丧失自信。大学的学习任务是很重的,重点大学的要求更高。你会发现,大学的课程内容很多,讲得飞快,考试严格。学习中遇到困难,甚至挂科,都是可能的。面对困难,不要丧失自信,不能盲目否定自己。要冷静地分析一下具体原因。也许是努力不够,也许是方法不对,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困难和挫折,是你们成长成才的催化剂。所有的成功者,都要经过困难和挫折的磨练。面对挑战,勇敢、乐观、坚强,以坚定的自信,积极应对,你就不仅能够克服目前的困难,更能锤炼自己,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我要特别地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说几句话。你们在种种不利的外界条件下,取得了如此优秀的成绩,你们更应该感到骄傲、自豪和自信。在大学里,学校和国家有各种政策措施,决不会让任何一个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当然,你们在大学中的消费习惯,可能与家庭经济富裕的同学有所不同,但是,这并不会妨碍你们成长成才。如果现在的每一天,你们都把灿烂的阳光写在脸上,那么未来的每一天,你们都会收获着事业的辉煌。事实上,今天坐在主席台上和台下的很多老师们,都是农村中走出来的,都是当年的贫困生。你们眼下可能遇到的若干困苦,在未来,都会成为你们的甜蜜回忆和精神财富。
同学们,在自信方面,你们的老师,已经做出了杰出的表率。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偏见的影响,很多人对农业院校包括我校,都缺乏了解乃至存在不少误解。而我校的老师们,从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到风华正茂的中青年教师,却都充满了自信――对自己的专业和事业自信,对我校的水平和实力自信。经过几代农大人的辛勤努力,尤其是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我校在几乎所有的学术指标方面,都居于全国高校前20之列,其中有些最重要指标还居于全国前10名之列。例如,我校近1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位;我校1998年以来在世界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也居全国高校第六位;我校一级学科金牌数量,居全国第四位――而学科水平,是一个学校实力的综合表现。还有很多方面,是单纯的数字所无法反映的,这包括学校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本科生教育教学方面的重大改革,在推进依法治校和校园民主方面的重大举措,在营造“使命感、务实作风、包容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大学精神,以及倡导“静、和、爱”的校园文化等等方面的重要努力。学校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积极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为了更好地帮助你们成长成才。
说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在过去的日子里,有多少次,有老师给我发短信、打电话、写邮件,或者在路上偶然相遇时,告诉我:我们的学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了,我们的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大奖了,我们的合唱团和舞蹈团在高校会演中获得了第一,我们的足球队获得了北方组冠军,我们的学生登上了珠穆拉玛峰……等等,等等。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之一,我享受着双重的自豪:为你们的学长们自豪,他们是那样的出色;为你们的老师们自豪,他们如父母般地倾注着心血,努力发现、激励和引领学生们攀上一个个高峰。我相信他们,今后会加倍努力,关爱帮助你们;我相信你们,会超越前辈学长,取得更好成绩!
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发现自己。高考前,分数是硬道理,你们可能顾不上想别的事情。现在,你们需要静下心来,花一点时间,认真想清楚一件事:你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将来要干什么?这些问题很重要,涉及到你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奋斗方向。
发现自己,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中学生报志愿,盲目性较大。很多同学的专业选择,是追求热门专业的和急功近利思维的结果,而并不一定是自己最感兴趣和最适合的。人们经常问我:什么专业最好?我的回答是:你最喜欢的专业。你会发现,学不喜欢的专业,即便是所谓的热门,你也会很痛苦,难以学好,更成不了创新型人才;而如果是学你所爱,学你所长,你就会有饱满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从而取得佳绩。在我校,无论任何专业,只要你学到极致,做到最好,就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你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争抢,会免试到北大、清华或我校读研究生,或者获得到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的通知书。
因此,我建议你们,入校之后,先花一点时间,去发现自己的潜质和擅长。如果你经过了一个学期之后,确信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或者发现了更喜欢的专业,那么,你们将有机会,转换专业。我校从去年春季开始,实行了自由的转专业政策,每学期进行一次。这种转专业政策,没有任何学习成绩的要求和限制。实行一年半以来,每次都有几百名同学提出申请,除了两三个热门专业之外,几乎所有提出申请的同学,都能够实现转专业愿望,包括跨学院转专业。学校的理念是: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学其所好,学其所长,这是育人为本、以生为本原则的最基本体现。希望你们利用好这项政策。
发现自己,还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你是喜欢学术研究,埋头理论和实验工作,还是愿意做应用型工作,做与人打交道为主的工作。这是两类人才: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类人才的培养,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如果你热爱学术,不怕坐学术研究的冷板凳,那么,就要努力打好理论基础和外语基础,将来一定要念完博士――在国内或者到国外。如果你发现自己更适合于做非学术工作,那么,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好是读一个第二学位或者辅修专业,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毕业之后直接进入职场,或者最多再读一个应用型的硕士学位。我校近年来在学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希望你们能够及时了解和充分利用这些政策。
我要说的第三句话是:塑造自己。无论你们的专业选择是什么,以及职业选择是什么,都要能够在大学四年期间,在人格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都要能够以精英之才的标准,来塑造自己。学校在育人方面,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要培养你们成为“三有”之人,即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
有知识的人,是知道很多事的人,是懂道理、达事理、有理性、讲逻辑的人。好好上课,是必须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读书,至少与上课同样重要。希望你们热爱读书,学会读书,读对找工作有用的书,也读对找工作没有用的书。从大学开始,让读书成为爱好,把读书养成一辈子的习惯。
有能力的人,是会做事的人,是能够把很困难的事情也做得好的人。大学生需要提升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尤其是:学习和创造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承受困难和不怕挫折的能力,等等。提高能力的途径有很多种,但是,最基本的是实践。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理解,其中的“习”,就是练习、演习、实习,就是实践。通过各种实践,尤其是课堂之外的实践,不断体会、总结、积累,你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习中的质疑、提问、讨论、作业、报告、试验、查书、找资料等等,学习之外的班组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只要你积极主动,各种活动都是提升能力的机会。
有责任感的人,就是做好事的人,是有大爱和博爱之心的人。所以,有责任感可以通俗地解读为有爱心。有爱心,比有知识和有能力更重要,更有根本意义。首先是要爱自己,要让自己一生一次的大学生活,过得有意义,过得无悔。如果一个同学只顾眼前快乐,每天泡在网上,游戏、聊天、发牢骚,肆意地挥霍青春,那就不能算是爱自己,那是毁损自己。有爱心,就要学会约束自己,不能损人利己,不能违章违纪,包括语言,包括举止。小孩子的缺点,可以被当作可爱;中学生的缺点,可以被忽略。这是因为,儿童和孩子的缺点,通常不太影响别人,也不会为害社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来似乎无关宏旨的缺点,都会不断放大,成为致命缺点。这些缺点包括,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公德缺失等,如果不加改正,不仅会害人,也会害己。有爱心的人,一定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对别人,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后勤员工,多一些欣赏,多一份尊重,多一点理解,多一分包容,这是作为一个当代优秀大学生的应有品质。大爱之心或者说责任感的更高层次表现,是用个人努力,为社会谋福利。中国农大学子的身上,担负着未来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大责任。解决中国未来的粮食问题,要靠你们做出重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不需要太计较个人功利,因为,只要你能够为解决中国人民的饭碗做出贡献,你自己的饭碗,就一定不会成为问题。
同学们,有知识很重要,因为,四年之后,当你找工作或者考研的时候,有知识可以让你进入面试;有能力更重要,因为,有能力可以让你通过面试;而最重要的是有责任感,有爱心,因为,有责任感和爱心,可以让你通过人生中更重要的各种“大考”。有责任感和爱心,领导会器重你,同事会喜欢你,下级会尊敬你。这样,你的生活会快乐,你的事业会成功,你会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收获自己人生的幸福。
同学们,为了你们的成长成才,学校将不断努力,以“关爱而不溺爱,引导而不误导,包容而不纵容”的原则,努力弘扬“使命感、务实态度、包容精神、公民意识”的大学精神,努力营造“静、和、爱”的大学氛围,帮助你们健康成长,茁壮成才。你们学习上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和困惑,有什么要求和建议,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提出来,包括任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会等等。此外,还有一个非常方便的渠道,这就是校园网上的校长信箱。这是一个公开的信箱,有问必答。通常情况下,是学校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回答,因为他们更熟悉具体情况,比我回答的更快更好。我会认真阅读每一封来信,并且督促回答。
同学们,你们生命中崭新的一个篇章,已经开启了。在这个校园中,你们将放飞你们的青春之梦,播种你们的理想之花。相信自己,发现自己,塑造自己;有知识,有能力,有爱心。我期待着,四年之后,当我们再次在这个地方见面时,你们不光记住了这几句话,并且能够告诉我,你们做到了!
我相信你们,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