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 - 《大学生村官园地》
我省在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大学生村官之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量 力
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苏省委常委杨新力提出建立“五注重”工作机制,注重择优选聘、教育引导、分类使用、多元发展、制度保障,营造良好成长成才环境。目前已有5200多名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3921人选择继续留村任职。
9月 12日至 13日,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新力在会上作了“探索建立‘五注重’工作机制,大学生村官之路越走越宽广”的交流发言。
杨新力说,党的十七大以来,江苏省委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大局,把选聘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渠道、培养农村优秀人才的重要来源。
注重择优选聘,从源头上把好村官队伍入口。省委领导同志每年在选聘工作会议上作动员部署,省市有关部门联合组成宣传组,深入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通过新闻发布会和现场咨询会等形式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每年吸引全国600多所高校优秀毕业生到江苏应聘村官。率先实施“985”高校村官工程,取消笔试程序,增加驻村实习环节,把农村当考场,请群众当考官。今年从全国38所“985”高校900多名应聘者中选聘462名大学生村官,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占44%。
注重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组织进村“两委”班子的大学生村官到华西村、蒋巷村学习培训,鼓励他们争当吴仁宝、常德盛式的好干部。与高校联合举办农业推广硕士班和研究生班,先后培养大学生村官300多名。实施“千名大学生村官赴台培训计划”,增强发展现代农业本领。近两年全省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3000多个,培训学员9.7万人次。全省11568名离退休干部与10611名大学生村官牵手结对,思想上引、经验上传、工作上帮、形象上带,成为大学生村官的良师益友。 (下转2版)(上接1版)打造村官文化,开设网上村官学院,拍摄电影《青春路上》、电视剧《潮人》,编辑出版报告文学《村官一日》,展示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创新创业的精神风貌。
注重分类使用,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搭建平台。省委、省政府召开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推进会,设立每年1000万元省级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引导资金,实施“创业富民·阳光育才”再担保融资工程,形成资金、项目和技术全方位扶持体系。目前,5200多名大学生村官有创业项目,吸纳资金30.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1.5万个。实施大学生村官“百千万干部人才培养工程”,根据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和专业特长,安排大学生村官兼任农业科技特派员、远程教育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农家书屋管理员、文娱活动组织员,推动农村社会和谐、文明进步。
注重多元发展,实现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因地制宜、拓宽渠道,既为基层留下一批骨干,培养成长一批干部,也为各行各业输送一批优秀人才。全省2007~2009年选聘到村任职3年期满的7462名大学生村官中,有3921人选择继续留村任职,占52.5%。通过竞争上岗、定向选拔等方式,及时将实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推上基层领导岗位。现有582人当选为村“两委”正职,390人任乡科级干部,5人成长为县处级干部,1人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512人当选为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招录乡镇公务员和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做到流动不流失。联合神华集团、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企业招聘期满大学生村官,近两年向国有企业输送大学生村官1000多名。许多单位反映大学生村官“能用、管用、好用”,形成争相选拔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局面。
注重制度保障,营造良好成长成才环境。切实加强基本保障、考核管理等制度,着力形成“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体制机制。制定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意见》、《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等20多个文件,涉及教育培训、严格管理、加强监督等方面。实行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量化积分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与中国人寿江苏分公司实施“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综合保险保障计划”,为每位大学生村官提供总额100万元的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商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