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海洋大学报》
大学生应学孔子修身处世观
作者:包冬艳 张克琪 梅 ◇王
“我对孔子的认识仅限于中学课本,上大学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和数学打交道,而且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也没太大关系,所以现在也不去了解那些了!”机械工程学院机械111班的武全荣说。
中学时代,手捧课本,摇头晃脑读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时,我们还不曾想过这些的警句真正内涵。进入大学后,我们却疲于思考。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说过:“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孔子的“中庸”、“大同”、“仁”、“义”、“礼”、“智”、“信”对后人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国外,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然而,今天的我们却用“没什么兴趣”、“过时了”、“没时间”、“不实用”……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孔子一点点离我们远去。
海洋学院海科111班的张汝毅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如果遵从他的‘中庸’思想,那大家都别竞争了,‘五五分成’不就得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归根结底是对儒家学说浅尝辄止,没有理解它的内涵”文学院的潘繁生老师说。文学院新闻102班的李同学很喜欢儒家学说,且对孔子的“中庸”颇有研究:“‘中庸’不是五五分成,他可以是九一分成。‘中’就是适当的意思,比如刘邦打仗不如韩信,谋略不如张良,调度不如萧何,但他懂得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位置,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达到双赢”。
“快毕业了才发现自己大学里浪费了很多时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古人早就告诉过我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我们珍惜时间,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在意罢了。”已经大四的刘同学深有感慨。理学院精算111班的张焕焕说:“其实儒家文化对我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会了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凡事要换位思考,眼里、心里要有他人。每次跟舍友或者同学发生些摩擦的时候,我就会换个位置,为她想想,气也就消了”。
“敏于事而慎于言”教会了你多做少说;理学院经济数学101班吝志帅说:“前段时间看《论语》,对‘语之不惰者,其回也与!’(对我说的话能毫不懈怠用心倾听的,大概只有颜回吧!)感触很深。说是一门艺术,听是艺术中的艺术。能使耳朵增值的不是金坠,而是倾听,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教会了你心胸宽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会了我们做事情要注重方法,力求事半功倍;“君子和而不同”教会了我们如何处理异己意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教会我们要讲诚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教会了我们沉稳与成熟……这些经典的名言警句我们可谓信手捏来,儒、道、墨等大方之家也为我们所熟知,但他们的思想,我们真正懂得的多少呢?“就如一碗白开水,虽然说很淡很平静,如此简单却也是很难真正做到。”国际学院的杨涵说道。
国际学院中新计101班丁学荣说:“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很多人仅仅停留在表面。我平时喜欢看这方面的书籍,呵呵,我们国际学院有很多人会出国,如果走出去连中国传统文化都不了解,那多丢中国人的脸啊”。“学习这些大方之家的思想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它对我们为人处世有很大帮助。就比如我做家教,我就会多懂得一些礼貌问题,这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传统文化教给我们的道理。”测绘工程学院海洋091班的金亮说。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首先要活着。但当吃饱穿暖以后,我们应该寻求能够滋润心灵的东西。我们的老祖先提出的思想并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真理,而是普世真理。它可以解决我们的心灵问题,告诉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标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寻自我,让心灵得到安抚。”潘繁生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