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
谁更勇敢?
作者:李霞
“您好!我班定于5月3日进行幼儿在园夜宿活动,请准备参加夜宿的孩子……”伴随着手机叮叮咚咚的提示音,幼儿园韩老师通过校讯通发来信息。
看到此条短信时,我大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是否可以参加,也可以选择不参加?
接着,想到:“我的孩子是否应该参加这样的活动?我的孩子能行吗,如果他不愿意,我该怎么办?”孩子放学了,我试着用平常的语气和宝宝交流夜宿幼儿园问题,宝宝的第一句话便是:
“妈妈,我能不能不参加?”预想的困难摆在眼前,我停顿了一下,想了想说:“你可以选择不参加,但幼儿园的老师、同学和爸爸妈妈都希望看到你的勇敢表现。”宝宝似乎有些为难,但还是勉强答应了。我暗自庆幸鼓励和激将法凑效。按照幼儿园老师的提示,我和宝宝一起准备了参加夜宿活动的物品,牙刷、擦脚毛巾、脸盆等一应俱全,整个准备的过程中宝宝的情绪不错,手脚也算麻利,小书包被塞得满满的。
第二天,接宝宝去幼儿园的车子来了,汽车发动的那个瞬间,我的心里竟然感觉空空的,期待中伴随着一丝难过:宝宝在慢慢长大,或许宝宝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和我远离的过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今后他会一步步地离我越来越远。“我有足够勇气接受这个过程吗?”我问自己。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突然感觉家中异常的安静,没有了宝宝听到开门声时大声地喊“妈—妈———”。估计先生在书房忙着他的事情,老人一如既往地在厨房忙活着准备晚饭,而我却没有一丝食欲。“叮-咚――”,手机又响了,我立刻从沙发上起来冲到鞋柜旁,从手提包里拿出手机,而此时先生也忍不住从房间里出来了,“您好!今天我们班夜宿的孩子非常开心,吃过晚饭,散过步看了动画片……”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我和先生相视而笑,曾几何时,我发现两个人对孩子的关心远远超过了对自己和对方的关注。
终于放学了。显然,儿子很兴奋,述说着自己在幼儿园夜宿的经历,“我在幼儿园里表现很好,晚上睡觉时有点想妈妈了,但是我没哭……妈妈,我勇敢吧?”“妈妈,你小时候有没有住过幼儿园?你勇敢吗?”是啊,和孩子相比,我们勇敢吗?我不禁问自己。有些时候,我们总是会担心各种不利情况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禁止他做我们认为哪怕有一点点风险的任何事情,我们变得胆小如鼠,甚至还坚持认为我们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而实践的结果证明了我当初对是否住园问题的犹豫是错误的,孩子有体验成长的权利,我不应该仅仅因为自己的感受去剥夺这种权利。或许我们做父母的更加需要一份勇气,一份坚持和忍耐的勇气,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坚定地对自己和孩子说:“放心去飞,勇敢地去追。”那一天,我们不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