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14时28分,空中响起防空警报,烟大路汽车列队鸣笛,校办公楼国旗半降迎风抽泣,烟大全体师生肃立默哀,表达着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连日来,不断刷新的伤亡信息,深深刺痛烟大学子的心。学子们捐款捐物、献血义卖,尽管他们的臂膀还有些稚嫩,却肩负起了一名大学生应有的责任。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知道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5月14日下午,文科馆前的广场上盘旋着爱的旋律,同学们面色凝重地将钱投到募捐箱里,而签名簿上更多的是“无名氏”;体育学院和建筑系的两名学生捐出了所获的奖学金和部分生活费;药学院两名女生拿出了积攒了三年零钱的存钱罐;法学院一名四川籍老师闻讯捐出五百元,随后又到院里捐款;曾在本报工作学习过的一名助理编辑捐出了一年的勤工助学工资;绝大部分同学通过手机短信向“红十字救援行动”捐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他们,不愿留下姓名。
烟大师生沉痛悼念遇难同胞。
图为机关党总支组织机关干部在办公楼前默哀
上周末,青春广场挂出了义赠的红色条幅。旧货交易市场上,不少摊位是同学为地震灾区义卖而自发组织的;书画协会赈灾义卖宣传板上红色的“SOS”标志醒目而悲戚;建筑系志愿者协会联合烟台市红十字协会组织“爱在烟大”募捐赈灾活动,爱心衣物堆积如山;爱心超市负责人认真地誊记着每一位同学捐献的钱款和衣物……尽管他们中有很多贫困生,但这已不是第一次捐款捐了。
时间紧迫,我们义不容辞
虽然不能前往灾区一线抢救伤员、护理病号,虽然不能去前线清理路障、疏通道路,但烟大学子与灾区人民依旧心相连手相牵。怎能忘记教学楼、餐厅前宣传板上张贴的同学们自费印刷的援助灾区的宣传材料;怎能忘记校内网我爱烟台大学群里的《周末,我们去献血》的动员;怎能忘记光电学子在夜幕下的湖心岛上手捧烛火为死难者祈福;怎能忘记书画协会的韩冬冰老师挥毫泼墨为灾区人民义卖,700多幅字一写就是十个小时;怎能忘记建筑馆里凝聚学子爱心的如山似的衣服和被褥……
韩冬冰老师挥毫泼墨为灾区义卖
震灾无情人有情。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们以学习为己任,以成才为目标,理性爱国,团结协作,不辱使命。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自强。患难真情,你我同在!
德 敏、綦 志、罗珈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