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三峡大学 - 《三峡大学报》

科研路漫漫 上下而求索———记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蒋冰华教授

2012-06-25     浏览(82)     (0)




  蒋冰华,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获评为优秀硕士指导生教师,2007、2008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他曾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加各种大型科研项目十余项。曾获得“碾压混凝土振动连续造缝机”等发明专利。三年来,他主持进行了湖北华强药用包装制品生产过程监控系统(横向、主要负责系统方案设计、传感器选型)等项目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他正和其他几位教授指导学生参加2012年“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杯工程创新型竞赛。
  蒋教授主讲“电力电子技术”、“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化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主要参与“智能仪表与检测技术”等学科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现场总线应用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一般情况下,除了上课,他总是待在实验室里,埋首实验,专心科研,那些实验器材是他最好的伙伴。
  “科学有险阻,只要肯攀登”,科学研究一直以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1982年毕业于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企业自动化专业后,蒋冰华就开始了他漫漫20余年的科研工作。在葛洲坝集团工作了几年后,他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三峡大学做了一位老师,在他看来,能够做一名人民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一件极光荣的事,而能够为自己所钟爱的科学事业付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蒋教授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的是大大小小的实验器材,桌上除了摆放了几台电脑,就是各种实验的数据和报告分析。“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好事,做实事,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蒋教授说。
  成功总是来之不易,在进行试验和大型项目的研究中,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各种突发的状况,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一根不起眼的管子,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对成员们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蒋教授看来,注重细节,抓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严格的要求自己是成功的关键。蒋教授说:“三峡大学成立的时间不长,在电气研究领域内的基础不是很牢固,底子薄,加上全国高校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我们的整体素质”。
  带着带科学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蒋教授主持或参加了云南槟榔江一、二级发电站可行性研究设计、龙滩大坝拌和楼出料皮带机控制系统设计等科研项目10余项,近几年来,他接连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了与廖湘辉李力合作完成的论文 《注浆泵工作压力测试与结构设计改进》、和王冰合作完成的论文《单相双向变换器的仿真建模研究》和廖湘辉合作完成的论文《多功能机电气控制系统Elec鄄tric Control System for MultifunctionMachine》《基于PLC与触摸屏的磨皮机控制系统设计》、《基于WebAccess的真三轴仪电气监控系统设计》等数十篇论文。2002年,他同廖湘辉等申请了碾压混凝土振动连续造缝机的专利。2009年参与科研项目自动化专业学生专业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工作。他 还 指 导 学 生 进 行 了 《Profibus基 于Profibus-DP 的辊道机调速控制设计》等课题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好评。
  目前,蒋冰华教授和他的团队正与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 “重型全自动开堵口设备集成系统。该项目自2010年1月起正式实施,主要目标是将重型开口、堵口设备集成,实现全自动操作(包含半自动控制),替代进口,实现开堵口集成设备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而整个实施的过程也比较复杂,从项目开始实施到现在,这项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正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科学之路还很长,蒋冰华教授和他的团队们依然孜孜不倦的在科学的路上探索,不论眼前有多少困难,不论前方有多少艰险,带着对学生的真诚期盼和对科学的一颗赤诚之心,他们已经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