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 - 《菏泽学院报》
资源与环境系:“校企联合”打造出学生竞争力
本报讯 (学通社 张庆茂 李福春)又一届毕业生将要离开母校,去拼搏自己的未来,当有些专业的学生在为工作发愁时,资源与环境系却呈现出了另一番态势:曹州农化、上海嘉田、济南绿霸等多家企业已经来到资源与环境系进行招聘了。这些招聘的负责人说:“以前和这些学生一同工作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办事态度让人放心,所以这次要提前行动招聘一批优秀人才。”近年来,资源与环境系学生的就业情况一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奥秘不成?
关于毕业生就业问题,资源与环境系主任刘杰说道:“学生就业态势良好,很大一部分要得益于‘校企联合’这种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也是教学培养方案的一项要求。”近年来,资源与环境系十分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山东曹达化工、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济南伟丽种业、北京澳佳肥业、菏泽市农业科学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除此之外,还在菏泽农科所、菏泽市规划局、菏泽市城建局、穆里村、佃户屯等地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在与这些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资源与环境系每年都会向这些企事业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推荐学生进入这些单位实习,解决了8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资源与环境系每年暑期都与企业联合成立“三下乡”服务队,学生进入各家企业后进行短期培训,然后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现场讲解新技术,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难题,培养与锻炼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在被问到2011年暑假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在澳佳公司实习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基本符合公司的要求,但是还存在些许差异,发现自己在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要补足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多注意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锻炼,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为下一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资源与环境系还依托传统农学专业技术的特长和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的优势,承办菏泽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班,从2009年至今已有六期,培训人员达570余人。这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也成为师生和基层农技人员之间学习与交流的一种方式。
“对于我们应用型高校来说,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是要走‘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道路,我们要将教学第一线尽最大限度地放在教学实践上。‘校企联合’不仅仅是企业与学生的对接,也是企业与老师的一种对接,这样对学生发展以及对老师教学都有很大的好处。”刘杰如是说。现在,许多农化公司都有与资源与环境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意向,资源与环境系将对企业的信誉、制度、规模进行综合考察,有效扎实地推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服务同学,为学生的就业和本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