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蔬菜良种“突围战”打响“第一枪”

寿光蔬菜研究院育成甜瓜新品种

2008-05-10     浏览(888)     (0)

中国农大寿光蔬菜研究院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瓜新品种,打破了我国甜瓜良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一成果的推广将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我国蔬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我校与寿光市联合成立了蔬菜研究院,旨在打造蔬菜种子“中国芯片”。


  本报讯 长期以来,被称作蔬菜产业“芯片”的种子,一直是我国蔬菜生产的一大软肋,即便是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中有2/3来自国外种子公司,菜农每年购买进口种子的花费高达3亿元。然而,随着我校寿光蔬菜研究院“寿研1号、2号、3号、4号”等系列国产甜瓜良种的问世和推广应用,我国甜瓜良种过去长期依赖进口的状况有望发生重大改变。
  4月20日,我校寿光蔬菜研究院完成的“甜瓜雌性系选育及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对该项目完成情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厚皮甜瓜雌性系材料的创制和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对利用创制的雌性系材料育成的这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瓜新品种,加大推广力度,更好地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目前,该项目课题组利用野生材料,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等方法,选育出不同类型、综合性状优良、稳定的厚皮甜瓜雌性系6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朱德蔚、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勇等7位专家认为,这一成果属国内首创,在国际上尚未见诸于生产应用。专家们认为,厚皮甜瓜雌性系的创制,将有效地保证甜瓜杂交种的纯度,降低杂交制种生产成本,并为瓜类性型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材料基础。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甜瓜杂交种结子度的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将为提高甜瓜育种和杂种纯度检测效率提供技术保障。
  据专家介绍,“寿研1号”等4个厚皮甜瓜新品种具有优质、抗病、抗逆性强和丰产、耐贮运等特点,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12840亩,果实商品性达到同类型进口品种水平,但比其增产1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广阔。
  据了解,为打造蔬菜种子“中国芯片”,打一场国产良种的“突围之战”,2006年4月,我校与寿光市联合成立了蔬菜研究院,旨在建设逐步在蔬菜产业中有重要影响的蔬菜高科技开放式平台,不断提升寿光乃至全国蔬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农大寿光蔬菜研究院苗锦山博士表示,寿光的蔬菜种子一旦实现国产化,可以使种子的价格降低30%-50%。
  另讯 4月20日,我校党委书记瞿振元、副校长孙其信率领代表团出席了以“现代·科技·希望”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寿光期间,瞿振元与山东省潍坊市领导共同为“寿光蔬菜育种基地”揭牌,这标志着我校与寿光市蔬菜育种国产化研究工作踏上了新的起点。 (何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