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追梦

媒传031班孙静

2007-07-25     浏览(374)     (0)

作者描述了他对纯净校园文化的追求,尽管面临各种压力,他仍坚持心中的梦想。他相信文字的力量,并分享了一个关于巴黎清洁工夏米的故事,他因梦想而伟大。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梦想,心中有梦就足够出发追逐梦想。


  一直以来,我都在追求一种纯净的校园文化,那种柔软的、干净的、明亮的、天空一般的气质与内涵……但是很遗憾,这似乎是非常难的,各种繁杂的证书考试和就业压力,稀释了我们的人文精神,可是我还在坚持着,为着心中的梦想。
  夏日的清晨,天空透出明亮的蓝,我坐在校园大道旁的椅子上,看见好多抱着单词书的男孩女孩们。我想,在这些拉丁字母背后,一定也有一颗诗人的心在呼吸这早晨如此美妙的空气,聆听着树叶沙沙的歌唱。只是诗人躲在很里面,淡淡一笑而已。
  可是我已经出发,在追求干净的文字的西天之路,或许也有无数苦难驻足等候,陀斯妥耶夫斯基说:“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困难。”于是,我将所有打包扛在肩上,包括痛苦和欢乐,前方有一颗诗人的心,等待洗涤。
  这个年代,已经很少有人为了一篇小说落泪了,影视作品带来的感官刺激使泪腺越来越麻木,我本身就是学习影视方向的学生,但是我始终相信,有一种力量,只有文字能够给予,有一个地方,只有文字可以抵达。
  有一个非常美丽的真实的故事———在巴黎,有一个名叫夏米的老清洁工,曾替朋友抚育过一个名叫苏珊娜的小姑娘。他常常讲故事给她听,其中讲了一个金蔷薇的故事。他告诉她,金蔷薇能使人幸福。苏珊娜长大后离开了他,有一天,他们偶然相遇。苏珊娜生活得并不幸福,她含泪说:“要是有人送我一朵金蔷薇就好了。”从此以后,夏米就把每天在首饰坊里清扫到的灰尘搜集起来,从中筛选金料,决心把它们打成一朵金蔷薇。功夫不负有心人,金蔷薇终于打好了,可是苏珊娜已经远走美国,不知去向。不久后,人们发现夏米悄悄地死去,在他枕头下放着皱巴巴的蓝色发带包扎的金蔷薇……夏米的梦想没有实现,但他却已经和普通清洁工不同了,他因梦想而伟大。不是每个人都有伟大的梦想,但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伟大的。诚如我们,充满生机的跳跃出纸面的文字,是我们年轻的生命。
  心中有梦,这已足够让我出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