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首经贸校报》
OTA主题午餐会,张梦霞畅谈东西方研究范式之异同
作者:教师促进中心
本报讯 3月9日,教师促进中心(OTA)举办了《东西方研究范式比较》主题午餐会。午餐会由OTA主任吴冬梅教授主持,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梦霞教授主讲。来自各学院的近40位老师参加了午餐会。
多年留学法国并获法国管理学博士的张梦霞教授以她指导的两篇博士论文为主题,探讨了东西方研究范式中的异同。她指出,西方教育界普通研究生读博士学位前都有预科,并十分重视方法论课程。以博士研究的问题为导向,凡涉及这个问题的知识、学科、工具等都要学习,一般都有32学时的定量方法课程、32学时的定性方法课程。而中国的博士生只强调本学科领域的知识。西方博士论文的范式一般包括“文献研究-研究框架-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理论与实践贡献-局限与视角”等内容,国人称之为“洋八股”。但是这种严格的实证逻辑体系和范式中十分强调理论研究和创新思想。提倡以定性研究为基础框架,以定量方法为基础。
吴冬梅、统计学院刘黎明教授、城市学院赵秀池副教授等先后发言,共同探讨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异同等问题。
吴冬梅说,当前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质化研究主要包括理论文献研究、问题导向型调查研究两类。量化研究包括一般数量分析和实证分析两种。另外,在经济与管理类学科中常用的案例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是紧密结合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刘黎明说,方法本身很重要,但微观的数据基础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