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厚德就在你我身边
新闻中心评论员 欧阳
本文讲述了王新刚在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救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被评为当代大学生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我们应提倡“厚德”,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培养优秀品质。
2012年的新年,对于小欣霖来说是幸运的,对于我校工学院学生王新刚来说是意义非凡。小欣霖的幸运在于他落水被救,而且不会留下后遗症;王新刚的意义非凡在于危急时刻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体现为社会成员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所负责任的深刻认知,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必有深刻的道德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定会坚守理想、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甘于奉献。
曾几何时,“80后”“90后”一度成为人们的忧虑,担心这两个在长辈呵护下长大的群体能否经得住多元文化的冲击,会不会在物质的诱惑下丧失理想、放弃道义,担心他们稚嫩的肩膀将来能否担起历史的重任。
“90后”的王新刚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人们的种种疑虑。在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明知自己不习水性,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从冰窟中托起了溺水的儿童,一个生命得救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得以延续。这是一种爱心的真情流露,也是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有网友评论说:“这则善举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见义勇为,更在于年轻人临危不乱、学以致用的理性。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育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为王新刚所在的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出他这种理性精神的所有相关因素赞一个……”
一个民族没有什么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青年更宝贵。王新刚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正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去年年底,北京市政府发布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8个字的“北京精神”表述语。王新刚忘我救人的善举不正是“厚德”的具体表现吗?
《周易·大壮》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之魂,也凝练在人的精神品格之中。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特别需要提倡“厚德”,德性德行,一以贯之,形成社会道德新风尚;念念厚德,事事厚德,时时厚德,处处厚德。正如柯炳生校长所评价,王新刚用自己的行为生动地诠释了“厚德”,为新一代大学生树立了榜样。
厚德就在你我身边。作为一名大学生,王新刚和其他同学一样,平日里默默无闻,专心于自己的学业,但在危难时刻他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成为一名让众人竖大拇指的英雄。回到了校园,他依然是那样的平静,面对各路记者的采访和镜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觉得“做了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向王新刚学习,重在学习他的厚德精神,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从一件件小事中,培养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