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大学生艺术团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 贾冰/摄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功能。切实以育人为根本,这条办学之路,南信大已走了五十多年。继2005年取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之后,2009年,学校又掀起了新一轮全面而深入的教学改革。
学校凝练了“精英人才、国际人才、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三个导向,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广阔空间。在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四种类型,搭建了模块化专业培养平台,并依照三个导向进行分流、分类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人才培养方案就像 “专业营养师”,为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提供营养均衡又各具特色的“套餐”。同时,在为全校所有非气象类专业开设气象科普课的基础上,此轮教学改革又进一步细化为“3+5+10”的气象特色课程板块,通过学分制选课,所有学科门类的学生都将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选修3门、5门或10门气象课程。这既为高速发展的气象事业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也是学校依托优势学科探索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2010年9月,作为又一项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长望学院”正式组建,首届“长望实验班”52名学子已步入新的学习轨道。
新的教学改革不仅没有冲淡或弱化原有 “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传统,还以新的机制使之延续、传承和发扬。为了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学校强化对教学“质”的考核,实行了新教师主讲资格培训与考评、博士学位新教师“岗前助教制”、教学优秀奖评选等等,配之以一整套与评先评优挂钩的激励措施,提升教学整体水平,并且促进教学好的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上,让最优秀的教师上好最重要的课程,为学生夯实基础。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校下大力气不断改进实验实训条件。在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的支持下,校气象台经升级改造后达到中央气象台硬件水平,国家级的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气象仪器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大气综合观测基地、农业气象试验站等,确保学生实习直接与实际气象业务接轨。学校还建有27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大气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等11个实验室是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创建了南京中美合作遥感中心,同时在企业建立了近百个实训基地。
近年来,学校先后四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一批教师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并建成了新一批国家和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财务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名列全省前茅,学校还被评为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
学生连年获得省内外多项表彰,连夺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冠军、全国大学生男排超级联赛亚军、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冠军等,在“挑战杯”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中,南信大学子也屡屡载誉而归。
时代在变,但“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南信大学子身上薪火长传,厚重的大学精神锤炼坚韧的思想品格,优秀的校园文化熏陶高尚的道德情操。身患白血病的学子夏丽在学校的帮助下战胜病魔,又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被评为“感动南京十大人物”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蔡银寅,自学经济学并出版了经济学专著,在人民网、新华网引发了一场关于“蔡银寅现象”的大讨论,其身影已活跃在众多国内外学术会议上。
今年六月,又将有7000多名毕业生走出南信大校门。增加的不仅是数量,更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行业蓬勃兴旺的力量,他们将带着南信大人扎根基层的踏实勤勉、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和勇担道义的铁肩正气奔赴祖国各地…… (贾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