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温州医科大学 - 《温州医科大学报》

回眸2011

处处绽放精彩

2011-12-31     浏览(70)     (0)














































 




编者按:
2012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纵情回眸2011,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学校来说,2011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喜事多,精彩纷呈。  
临近岁末,重温学校一年来发展的步伐,细品那一刻刻的精彩瞬间,我们为学校的日益发展壮大而激动、兴奋!  
回眸昨日,我们求是创新,成果丰硕;展望明天,我们意气风发,重任在肩。
  
    1、兔年春节,他给别人带去了生的希望
    2月15日,医生从连续打了四天动员剂、我校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郑科科体内成功采集造血干细胞,并于当晚送往北京输入患有白血病的11岁小女孩体内。作为温州首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在校大学生,郑科科被评为2011年温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2、我校全国人大代表吕帆、王小同参加全国 “两会”
  2011年全国“两会”于3月在京举行。我校全国人大代表吕帆、王小同带着人民的重托,与浙江代表团成员一起赴京参加全国“两会”。两位代表在参会期间积极建言献策,受到了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的赞许。
    3、温医实现一级学科博士点 “零”的突破
    3月,我校上报的一级博士、硕士学位点全数获批通过,分别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4、温州医学院举办 “国际拦街福”
  拦街春祈、娱神祈福,以“融”为主题的温州医学院2011年国际文化节开幕式别出新意,以“拦街福”的形式,搭建20个展馆,由24个国家留学生参与,沿着校园景观大道和同德楼广场隆重开街,为中国和世界各地友人祈福祝愿。
    5、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在温医启动
    4月7日,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在温州医学院启动,温州、丽水、台州、衢州四地抽调的56名全科医生骨干,在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挂靠温州医学院)的组织下,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全脱产培训。培训合格后,他们将作为骨干师资负责对所在单位的全科医生进行“传、帮、带”,从而提升基层的医疗水平。
    6、刘云龙获 “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我校第二临床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刘云龙同学和第一临床医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的陈仁聘同学分别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7、微创脊柱外科新术式让患者告别 “手术恐惧感”
  5月12日,以我校附属二院池永龙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微创脊柱外科新术式的设计与临床应用”,在省2010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夺得了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十多年来,池永龙教授的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微创脊柱外科新术式的研究,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如中上胸椎的椎弓根内固定等多种术式。
    8、中国首个角膜复明基金成立
    5月16日,中国首个角膜复明基金在温州正式成立。该基金由我校附属眼视光医院和浙江华福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眼库,助推“光明事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谢立信称赞说,这是中国角膜捐献公益事业上的一座里程碑。
    9、温州医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7月1日,温州医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仇毅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表彰了近年来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知识教育活动、“颂歌献给党”红歌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0、仇毅书记、瞿佳院长与师生在线 “面对面”
  6月28日,校党委书记仇毅、院长瞿佳做客“杏林树下”校园BBS论坛,与广大师生网友进行面对面的在线交流。整个在线交流活动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活动共收到在线提问留言130多条,内容涉及教学管理、后勤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民主管理等多个方面。
    11、时间就是生命,温医700多人参与动车事故大救援!
  7月23日晚8时30分左右,D301动车与D3115动车在温州境内发生追尾,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后,我校闻讯立即行动,迅速成立了温州医学院7·23交通事故救治领导小组,紧急动员了700多位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投入到空前的伤员大救治行动,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赞许和各级媒体以及社会民众的好评。
    12、温家宝总理到温医附属二医看望小伊伊和医护人员
    7月28日上午,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看望动车追尾事故中最后一名获救者、年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和医护人员。在病房里,总理向医务人员详细询问小伊伊的病情,并与在场的医护人员一一握手,感谢他们在救治伤员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并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力量救治伤员。
    13、数字迎新,2011级新生1分钟内可办好报到手续
    8月31日是我校2011级新生集中报到日。为方便新生报到,学校启动数字迎新系统,推出了报到、缴费一站式服务迎新系统。该系统于8月11日启用,新生登录系统后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学院、专业、班级、寝室的区域、楼栋、房号、床号等详细信息。据了解,已通过银行缴费的新生,在报到当天登录迎新系统,不到1分钟就可办好报到手续。
    14、温医党员群体荣获浙江省 “之江先锋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
  通过层层展示评选,我校党员群体获2011年8月份浙江省“之江先锋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称号,同时获得该荣誉的有6个党组织和14名党员。“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豁得出来”,在温州7·23动车事故中,我校党员群体充分发扬临危不惧、不怕牺牲、连续作战、敢于胜利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救治工作中。
    15、温医今年获8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1年,我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6项,其中面上项目3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项,专项基金项目1项,中加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5项,获资助经费达3151万元,立项数和资助经费总额均创我校历史新高,学校在今年统计的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高校排名中也取得新突破。
    16、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新校园项目正式签约
    9月28日,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新校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洞头县隆重举行。该项目是温州医学院“十二五”十大建设工程之首,具体选址在洞头县围垦5000多亩的新城二期,规划用地面积515.24亩,计划在近期进场施工,大致分两期建设,预计于2015年底完工。
    17、温医学子征战全国 “挑战杯”勇夺大奖,满载而归
    10月19日,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大连闭幕,我校选送的作品《自动化弥散斑验光仪的研制》(眼视光学院)、《新型FGFR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药学院)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学校同时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并首次入选该项赛事的全国高校发起单位。
    18、温医两项科研成果搭载“神八”飞天
   
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由温州医学院药学院李校堃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生物制品一类新药工程菌种和转基因红花蛋白种子搭载“神八”也扶摇上天,在“神八”和“天宫一号”形成的组合体里运行约27天,完成太空搭载实验。我校药学院成立于2001年7月,十年的努力探索形成了药学院“产学研循环互动发展”的模式,为国家创造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药学人才。
    19、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获得“全球通”名片
    11月10日,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举行通过国家级认证认可揭牌仪式,成为我省率先通过国家级实验室/检查机构认可的司法鉴定机构。这不仅表明该中心质量管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也成为我省司法鉴定行业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今后,该中心出具的鉴定/检测报告将得到51个国家的认可,委托方重复鉴定的麻烦也将大大减少。
    20、与香港学生“亲密接触”,温医获“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资格
    12月10日至11日,由国家教育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联合举办、为期两天的内地高等教育展在香港旺角伊丽沙白中学开幕。我校作为被国家教育部指定列入2012年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63所高校之一,与清华、北大、浙大等内地63所高校一起参展。此次浙江省包括浙江大学、温州医学院等一共有4所高校可免试招收香港学生,我校2012年计划向香港招收30名学生。
    21、温州医学院生物医药科研楼奠基
    12月21日,温州医学院生物医药科研楼在茶山校区奠基,标志着这一省重点建设项目正式开建。此次投入建设的生物医药科研楼将建设南楼18层和北楼12层,中间由裙房连接。整个楼体将建设教学实验区、中试转化区、研发孵化区、综合服务区和信息网络中心等五大功能区,预计将于2014年竣工,建成后的面积将达5.86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约1.8亿元。
    22、中科院“国字号”科研机构落户我市 温医等三方承建
    12月21日上午,中科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筹)正式揭牌。温州生材所由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宁波工业研究院、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温州医学院具体承建。预计到2015年,该所将建成生物材料实验室、大分子药物实验室、转化医学实验室3个以上实验室,并组建300人左右的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