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报》

感 谢 信

作者:涂鹏、周强等    
2011-12-31     浏览(88)     (0)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08年直招士官感谢马院长关心和关注,感谢学校教育使他们更好地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并在部队表现优秀。他们将在日后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部队作风,服务社会。该信表达了他们对学院的自豪和信心。


  【今年,我院报名参加中山市2011年冬季征兵适龄青年的人数达到100名。近年来,我院学生报名应征的热情很高,自暑假预征入伍以来,预征人数已达300多人。2011年末,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08年直招士官也向马争院长发来了最真挚的感谢信。】
尊敬的马院长: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我们写给您的信,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08年直招士官的关心和关注。
  回想08年刚到新兵连的时候,我们很不习惯部队的生活。从"天之骄子"突然变为普通一兵,心里的落差很大,身边有不少战友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但为校争光、为国奉献的信念使我们排除万难,扎根军营,建功立业。
  适逢中秋佳节之际,马院长您不辞劳苦,坐了6个多小时的车,亲自率领慰问团来部队看望我们,关心我们的训练和生活,并鼓励我们要克服困难,建功军营。正是沐浴在领导的关心和关注下,我们坚定了安心服役、建功军营的信念。2011年的冬天,我们光荣退伍了,您又为我们退伍后的出路尽心尽力,我们再次感激您。
  我们要感谢学校的教育,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不但传授了我们科学文化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去为人处世,使我们能更好地为国防建设作贡献,使我们能更快地适应部队的艰苦生活。部队三年,我们将大学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结合部队实际,积极应用于部队全面建设。我们中有的人在基层连队当了班长,成为“军中之母”,将学到的文化知识传播给连队的战士,如04电信B班的钟林;有的人在师机关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成为“报道员”,如04电信B班的涂鹏;有的人在连队从事文书的工作,成为连首长与战士沟通的“桥梁”,如04电信B班的周强;有的人在总机班负责接电话的工作,成为本单位通讯的“中枢神经”,如04通信B班的刘叶,等等。我们中很多人入了党,立了功,其中涂鹏、周强在今年各荣立了三等功,每个人几乎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等。
  当我们漫步在母校校园里,我们深深地被母校翻天覆地的变化所震惊,我们能感受到校领导要把学院建设成一流的大学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决心,我们也坚信学院能够成为一流大学。今天,我们以学院为荣。
  今天,我们自信地走出了军营,迈入了社会,我们将继续保持部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军人本色,把部队的精神时刻灌注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服务社会,再立新功;始终牢记我们是中山学院的学生,求实,求真,大气,大为。明天,学院以我为荣。
  此致敬礼!
涂鹏、周强等9名退伍直招士官
2011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