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海洋大学报》

2011-11-22     浏览(100)     (0)

  假期里,我随爱好摄影的叔叔去杭州,看了一次摄影展。展览规模不大,名气却不小,它的主题是“新生”。
  甫一步入会场,进入眼帘的不光只是入围的摄影作品,还有各种名牌的相机与组件。往来的人自然是很多的,只是不一会,那些入围作品绚丽的色彩与相机精密的结构就让人看的疲了,乏了。
  穿出人群,再往里走,才看见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二等奖与三等奖的作品大多是跳出了传统思维,用照片传达摄影者的思想,以此诠释《新生》,可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穿过不多游客,我很快走到了展览尽头。
  那是最后一幅摄影,希望不会太让人失望,我心里默念。
  它是一幅灰黑色的照片,掩映在大红的帘幕布下更显的突兀。第一眼我甚至以为它是油画。那厚而沉重的乌云,墙一样的堆砌在低的压抑的天空,将熄未灭的太阳“挣扎”在窒息的云海,下面仿佛是一个黑洞,使整个画面具有油画般的质感,但也完全不与《新生》沾边。
  不知何时,一位老人已静立在我的身边,似乎是看见了我的疑惑,他说到:“孩子,你觉得这霞是晚霞吧!”
  “是啊。”我不假思索。
  “呵呵。”
  太阳往下拉,往下拉。空洞的大地沉睡着,尽头被黑色的山脊割裂的残破不堪。深蓝调的冷与灰黑芒都被乌云盖住,只剩下一圈金边,与最后一束美丽的“晚霞”。不知为何,看到那一束霞光,调的闷充斥这一张油画般的照片。“或许太阳会永远沉沦在下面”我想。象征生命的太阳,连最后的光都要被吞噬了。我甚至长舒了一口气,可是为什么这样一幅摄影,竟然会突出重围,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呢?即使它以高超的摄影。
  “孩子,这是朝霞啊!你看,这初升的太阳不顾一切地突破着乌云的阻碍,朝霞之光更是胜利的前奏,马上,它就将跳脱出黑暗,跳脱出混沌”老人苍老的声音掩不住内心的喜悦,“那时,它将驱散一切的黑云,万丈的金光唤醒大地的沉睡,打破这个世界的所有不安,它的新生,将带来大地的欢歌,抚平生命的沉沦,它的新生就是这个世界的新生!”
  是啊,那绝美的朝霞不就是太阳的新生吗!有关生命的一切华美都深藏其中,一如蝴蝶的蜕变,彰显着生命的意义。何谓新生,便是朝阳,便是朝霞。原来最棒的影像依靠的不是最好的机械,不是最美的色彩,而是摄影者对相片对人生的热爱与理解。
  等我回过神来,那老人早已踱入人潮,不见背影。次日回家途中,初晨的太阳洒着温暖和煦的光,我看见手中报纸上摄影一等奖的得主,竟如此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