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财经学院 - 《郑州财经学院》
强化实践性教学活动增强职业操作能力———会计系校内模拟实训体会
会计系通过加强职业性教育,重点加强实践性教学,从第一届学生开始进行校内模拟实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会计系模拟实训工作的总体思路可以归纳为:一个目的、两个要求、三个步骤、四个结合、五个注意。模拟实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全部讲完后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会计核算具体方法。整个实训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很好的实训效果。
关键词:会计系 校内模拟实训 实践能力提升 操作方法掌握
从知识性本位教学过渡到能力性本位教学应着重抓好实践性教学活动,而会计模拟实训则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系近三年来重点加强职业性教育,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第一届03级学生开始,会计系就着手了学生的校内模拟实训。肖宪堂主任亲自制定校内模拟实训方案,从实训指导老师的培训安排、教材及参考资料的选定,到实训所需的凭证、账页等用品的配置,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确保了整个校内模拟实训的圆满完成。
三年来,由03级的2个班模拟实训到04级的7个班,再到05级的7个班;由一个班配备两个实训指导老师到一个班配备一个实训指导老师;由专兼职老师共同担任实训指导到集中专职老师负责;由单一的会计模拟实训到会计及审计的模拟实训。
会计系模拟实训工作的总体思路可以归纳为:一个目的、两个要求、三个步骤、四个结合、五个注意。一个目的:学会操作及运用。会计模拟实训及审计模拟实训是两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会计与审计专业必不可缺少的技能性操作环节,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在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全部讲完后、校外毕业实习前的第五学期安排了6到7周的校内模拟实训。两个要求:一是要求掌握会计核算的内容程序,从资金筹集、材料采购、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费用支出到所有者权益、利润和分配的核算,即从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程序。二是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即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三个步骤(即三个阶段)分别为:实训准备阶段———包括实训动员、参观实训室、熟悉程序、发放资料、了解和熟悉实训单位基本情况和会计核算组织;实训操作阶段———包括开设账户、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日记账和总账、编表分析等;实训总结阶段———学生总结体会、收获、不足及打算,填写《会计实训鉴定表》,由指导老师对其实训情况进行成绩评定。四个结合即个别指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独立操作和分析讨论相结合;模拟实训和案例分忻相结合;实训操作和专题讲座相结合。五个注意是保证实训质量的重要条件:注意明确目的,提高认识。实训开始前集中进行实训动员,传达实训方案。注意充分准备,周密安排。为了加强实训管理,系里成立了实训领导小组,肖主任亲自担任组长,各指导老师和班主任辅导员为小组成员,并由各班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配合指导老师的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召开实训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注意加强指导,努力实施:每个班配备专门指导老师,实训操作走到学生的前面。注意统一进度,严格要求。要求进度快的同学要帮助慢的,本周完成不了的双休日加班。为了加强实训管理,还要做到每天有日志,每周有实训报告,结束后有实训鉴定。鉴定标准中对具体实训项目进行量化给分,然后定性。注意承上启下,认真总结,做好从校内模拟实训到校外毕业实习的过渡。
会计实训阶段每个学生要填制原始凭证400多张,填制记账凭证110张,登记各种明细账近1000笔,并汇总登记总账,期末进行对账和结账,还编制了3份会计报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对会计核算的各项应知应会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和系统的训练。会计与审计专业在会电专业实训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为期近两周的审计模拟实训,主要运用核对、审阅、复算等审计方法进行审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27张,并编制调整分录汇总表及审计报告等相关资料。整个实训进度严格按照计划安排进行,保证每位同学都能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大多数同学也都取得了很好的实训效果,为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浓缩“适应期”,尽快胜任会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训,同学们对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掌握进一步全面和熟练。通过从建账到日常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使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会计核算中各种程序的内部控制关系,并进一步全面、透彻地掌握了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对书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巩固,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
通过实训,会计系基本上实现了三大目标,即专业知识目标、操作能力目标和职业道德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了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发扬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既锻炼了同学,也磨炼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