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院文化管理系的200名大二学生,如今正散布在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博物馆、恭王府等首都十几个国家级文化馆站,——他们不再是教学对象,而是作为工作人员,独立承担起一份文化馆站的工作任务。
这是文化管理系组织的一次为期半年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在校生走上工作岗位,既提高其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他们阳光自信的笑容、专业负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为首都各大文化馆站输入了新鲜力量和蓬勃朝气。
“工作课堂”提升职业能力
当前,虽然职业院校多在践行校企合作,但合作深度尚浅,未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我院推行的“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一部分,此举改变了学生实习的传统模式,从以观摩为主变成顶岗实习,为学生开辟了“工作课堂”。毕业生在经过顶岗实习后,能够独立完成岗位工作。如此,学生能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得到锻炼提高,企业也因此获得新鲜力量,缓解用人紧张。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王鹏目前在国家博物馆从事场馆引导工作,他说,“工作两个多月来,有很多苦很多累,也有不少委屈。但是我明白,个人的情绪不能影响工作。场馆经理的一句话说的很好:你们要忘记自己的学生身份,在这里,你们就是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代表着国家博物馆的形象,说的再大一点,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踏上这个工作岗位,就应该用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我们面对的游客中有很多领导官员、文化名人和影视明星。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摆正心态,用专业完美的服务传达我们的敬业和专业。我想,我会把握这个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为将来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院已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大规模组织文管类学生赴京顶岗实习尚属首次。”文化管理系负责人白迎金介绍说。他同时指出,此次将学生实习安排在专科学习阶段的中期——大二下学期,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学生将上年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习中去,用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及时用实践检验理论,使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开放式教学锻炼实战技巧
5月10日,全体实习学生与北京各文化馆站相关领导齐聚北京天文博物馆,听取实习单位领导意见,交流实习体会,探讨实习改进措施。
各文化馆站首先对实习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朝气蓬勃,肯学、肯干,能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适应性,给我们博物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国家博物馆馆长如是说。
“作为一名会展专业学生,此次实习不但考查了所学专业知识,也是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一次机遇。所幸,我们在校期间老师多为行业一线人员,所授知识注重实用,所以我们进入工作接手很快。实习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统一组织和协调一致对于会展策划的重要性。实习的工作内容虽看似简单,但工作之中认真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认真、踏实,我们才能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宋韶华介绍说。
走进文化管理系,你不难发现,其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状态惊人相似,这个年轻的团队不断求新、求变、始终与产业发展步伐保持一致的追求令人钦服。“我们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培养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行业打造一个理论研究平台”,白迎金如是说。他们也一直在秉承着:全省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专家学者、政府文化机构中的优秀管理者、产业领域中的精英操盘团队都受邀加入到文化管理系教学团队中,他们为学生带来精彩的实战型课程、讲解着行业实时动态和多年积淀的宝贵心得。“当实践中的操作方法被梳理成理论,付诸印刷呈现,相对于发展迅猛的文化产业来讲,可能已经落后了。与行业共建专业、共同培养学生能始终保持学生知识技能的先进性”,是团队领头人对于更多引入行业一线人员作为教学团队的进一步阐释。
自主管理丰富社会经验
带队老师袁桂平介绍说,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更多是体现在生活上的关心,思想上的疏导,对工作内容和技巧指导较少,更多依靠学生的自行摸索。
在中国美术馆实习的文化经纪人专业学生王涛介绍说,“外出实践不同于学校,虽有带队老师驻守,但我们实习的地方都比较分散,完全依靠老师根本不可行,更多的时候都是依靠自我管理。在实习中我们学会了把握机会、吃苦耐劳和虚心请教。为了让自己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会不断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建议将轮岗制由一小时变为两小时,这样空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参观展品和浏览文献;主动申请加班从事撤展工作,虽然很累,但是可以增加我们的专业阅历;还有我们也会主动引领外国游客,锻炼英语口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如今,演艺市场的繁荣、电影票房连年大幅攀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批次建立、会展活动此起彼伏、收藏品市场连创新高,无不呈现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尚未毕业先入社会,不管是做基层的引导员,还是管理员,都让这批文化管理类学子在基层岗位上经受了锻炼,磨炼着成长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