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 - 《德州学院报》
风华绝代的人物
作者:林雪 经管系 □
文章介绍了魏晋时期士人的风骨和洒脱,他们以消极避世的态度面对乱世,醉卧竹林,谈玄论道,追求自然散适的生活方式。魏晋风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魏晋,那段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时代,以独特的魅力,透骨生香。如孙子荆所说:“其山嶵巍以嵯峨,其水浃渫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
这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士族争斗,残酷黑暗,有雄心壮志、远大抱负的士人们玩世不恭、消极避世。山水有清音,雅士们便醉情于山水,在浮嚣的乱世中自得清净。
非汤武,薄周孔,弃经典,尚老庄,谈玄学,蔑礼法,清峻通脱的风骨由此产生,在这离散与自由并存、张扬与放纵共生的时代。食五石散,着宽衣,弃鞋而屐,散发于庭,对酒当歌,面对那样一个时代,他们只能用消极洒脱的态度去面对。由是,魏晋名士何其多。
一切皆虚无,因为这样的思想,有七人便醉卧于竹林,谈玄论道。狂放不羁的灵魂,在充满灵性的山水竹林之间,得到了升华。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在清风明月,素景垂光间,抚琴慰怀。竹林七贤的名字,时至今日,仍熠熠生辉。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以入我裈中?”这是放浪形骸的刘伶,终日沉迷于酒中,却透过醉态冷眼旁观,旁观着腐朽的司马氏政权。天生刘伶,以酒为名,刘伶病酒,放情肆志。
同样肆意酣畅的还有阮籍,不拘礼教,发言玄远,不臧否人物。并不是不敢,而是有口难言,恐言谈在不经意间招致祸患。于是穷途而哭,哭满腔抑郁,哭这国家堪忧的命运。
妙析奇致,大畅玄风,被称赞为庄周不死的向秀,亦是隐居,经过与自己兴致相投的好友吕安的悲痛后,他心境日趋平淡,不起波澜,虽身处官场,消极无为。
七贤之中,山涛、阮籍、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不论是否心之所愿,都曾入仕,只有嵇康,任凭司马昭拉拢,始终秉承自己的心性,如太阳初生时竹林间飘过的清新的风,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
他越名教任自然,追求自然散适,打铁、醉酒。与山涛绝交,师心以遣论,不仅是对山涛入仕的失望,也是对司马氏政权黑暗虚伪统治的羞辱。他在临刑前神色不变,一如寻常,如此从容。如此旷逸不羁,卓尔不群,是风流名士应有的姿态。
魏晋风骨,在他们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超然物外,高洁傲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