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报》

大学生毕业“弃档”不可取

2011-09-30     浏览(174)     (0)

  □档案馆
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弃档”现象时有发生,不少毕业生对档案情况一无所知,对自己的档案不闻不问,档案在毕业生心中似乎无足轻重。在“弃档族”看来,找工作只要带上毕业证和相关证书就足够了,查看档案不如考察现实的人,只要自己有能力,档案里的记录并不重要。殊不知,这很可能在多年后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第一,档案丢,工作可能也要丢。某单位招考公务员,大学毕业生小程从数百名应考者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单位到就业指导中心调档,却怎么也查不到小程的档案。小程顿时蒙了:自己的档案哪里去了?原来小程去年从学校毕业后,先后辗转于多家私企,如今档案留在了哪个单位,他也不清楚。没有档案就不能进行政审,也就不能被录用为公务员。小程心急如焚。
  第二,档案缺失,加薪晋级没份。每到发工资那几天,大学毕业生小李都会气得说不出话来。工作了三年多,工资竟然和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原来两年前,小李从一家单位辞职时将档案丢弃。由于缺乏档案凭证,新单位为小李计算工资时,工龄只能从零计算。除此之外,小李的职称晋升也必须从零开始。
  毕业生档案记录着学生的个人经历,档案袋中存放有学生本人在各个学习阶段形成的学籍卡、成绩单、奖惩证明、党团资料、实践经历等,并且都是原件。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面对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人事调动、社保福利、工龄计算等问题,都需要档案作为原始凭证。所以大学生毕业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办理手续,把档案转入政府指定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保存,这样才能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应享有的社会、政治待遇得到保障。如果丢弃档案,势必将影响以后的转正、定级、人事调动及社保福利的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