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青岛大学报》 - 《青岛大学报》

应用物理学

2010-09-21     浏览(90)     (0)

  我校物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于1986 年开 始设置,目前拥有1 个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材 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与物性)、2 个硕士 学位授权点(凝聚态物理学、理论物理),1 个 省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一个省级特色专 业(应用物理学),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 个山 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理论物理)。日前该 专业获批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应用物理学学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好,学历层次高,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目 前有教师26 人,其中教授14 人、副教授6 人、 高级实验师2 人、讲师4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教师占52% ,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81% ,博士 生导师4 人。所有教师全部本科以上毕业,中 青年教师的比例为90% 。学术骨干中,“百千万 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 人,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2 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 人,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 人,校教学 名师2 人。教学团队2009 年被批准为校级教 学团队。
  该专业拥有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光电材料 与器件实验室和精细陶瓷材料实验室。其中物 理实验教学中心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 实验室和山东省教学示范中心,光电材料与器 件实验室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 科实验室,精细陶瓷材料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 实验室。拥有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 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尔、海信、青岛半导体 所、青岛招金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泰 镀膜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实践教学基地。图 书馆、资料室总面积700m2 ;实验室总面积 13289m2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000 台件,总值 达4300 万元。
  从1998 年起,物理科学学院积极开展了 校内优秀课程建设和山东省试点课程建设。目 前,学院已有校级优秀课程5 门、校级精品课 程4 门。普通物理为“山东省试点改革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为“山东省精品课程”。同时 还积极开展双语课程建设。自2000 年起,在省 内综合性大学该专业中率先尝试开展双语教 学和双语课程建设,目前有3 门双语课程得到 广泛推广。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根据现代社会对 人才的需求,对课程及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 改革创新。重点将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划分为 “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 课程”三种课程类型。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反 映专业基础教育内容,涵盖本学科知识体系相 对稳定的思想、方法和基本原理;“专业方向课 程”用以体现不同专业方向学生在专业知识和 能力上各自的侧重;面向所有学生的“专业选 修课程”反映本专业发展趋势、体现专业特色 以及与相关学科专业不断交叉融合所产生的 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方向。
  (2)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应用物 理学专业的特点,将理论与实验课程统筹安 排,构建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模块、实 验层次、实验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为主要 内容的创新型教学体系,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 革,强化学生物理思想和素质、实践能力与创 新技能的培养。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 力、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专 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宽广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 未来高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
  (3)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新的人 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基 本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运行方式。主要通 过制订并运行综合性教育计划,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通过运作整合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促进 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通过开展社会 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教学 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通过进一步严格教学管理,加强对教 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控制。
  在实验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为主线,坚持“三个结合”,实现“三个转 变”,即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技能 训练与课程实验相结合,创新实验与科学研究 相结合;实现由基础验证向综合应用转变,由 规定性实验向自主性实验转变,由传统型实验 向开放型实验转变。按基础性实验、综合性设 计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设置实验内 容。形成了从低到高、从基础到科学技术前沿、 从传授基础知识到综合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 的系统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材建设成果显著,教师教学水平持续提 高。2003 年以来,该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 教学研究课题14 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 研究中心项目3 项,山东省教育厅教研项目6 项,校教研项目5 项,发表教研论文20 余篇。教 学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 项,山东省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三等奖3 项,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 项。
  本专业设置以来,培养了一批理论扎实、 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 人才。历届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扎 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 神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来本科毕 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达到90% 。在2009 年 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三 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两名。2009 年毕业的 本科生李蒙蒙发表科研论文4 篇。自2000 年 以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连年超过全国 重点高校平均通过率20 多个百分点;应届毕 业生的考研率明显提高,2010 年超过了45% , 有很多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科学院研 究生院,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 江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许多 同学后来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已在重点 大学任教并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还有部分学生 考取了中央或省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