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动“FOP”新生导航计划迎接新生

校领导和新同学合影

报到现场秩序井然
9月3日,熙熙攘攘的上海交大校园格外热闹,百年巍巍学府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一万多名来自41个国家、超过1600所学校的莘莘学子满载激情和梦想从五湖四海迈入上海交大校门。校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党委副书记徐飞,常务副校长林忠钦,副校长吴旦、黄震等校领导到迎新现场视察迎新工作,慰问2011级新生及家长。
FOP新生导航计划 打造迎新新概念
大学是什么样子?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四年象牙塔的岁月应该如何度过?为了帮助新生从中学生生活“无缝对接”到大学生活,今年上海交大首次引入了“FOP”新生导航计划(Freshman Orientation Program),打造全程式、全员化、全方位的迎新新概念。
“FOP”新生导航计划自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之日起即启动,贯穿于新生报到、入学的全过程。“FOP”包含:党委书记马德秀的新生第一课,校长张杰的亲笔信,党委副书记徐飞、副校长黄震的“大学锦囊”,《新生宝典》,《新生手册》,“新生大礼包”,新生备忘卡(checklist),《校园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读本》,个性化资助方案,微博迎“亲”,虚拟校园“全景漫游”,“交有链爱”千车传递等。
每年迎新工作事多面广,新启动的“FOP”新生导航计划,将新生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到入校办理各类手续,再到入学教育、正式上课和开始学习生活,每个流程和阶段都实现全面导航,让新生充分享受入学过程。
2011级新生在报到的时候可以领取“新生大礼包”和校园卡,里面有入学须知、《新生手册》、新生备忘卡(checklist)、《校园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读本》、校园地图和健康蔬菜汁等。
个性化资助方案 绿色大使相伴
为了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关心和资助工作,学校自今年起开始试行“定制化”的个性化资助方式,使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在入学后仍得到全程资助。学校将根据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力求为他们打造动态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全程贯通式资助培养体系,用爱心全力铺就困难学生大学4年的成长道路。
“定制化”的个性化资助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资助方案,学校将密切关注新生的家庭情况和经济需求,为他们实行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贷款、临时性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一系列的帮困措施的组合。同时,学校特别设立了“重大自然灾害补助基金”和“仁博大病基金”,为突发性的经济困难提供及时有效的资助。二是为困难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成才指导,包括指导学生选择性加入学生社团、困难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团队辅导,英语、计算机等技能的实用性培训,开展提升困难学生领导力的体验式培训、推行考研、实习和就业360度个性化辅导,为困难学生提供海外游学机会等。
个性化资助方案将在2011级新生中全面推行,学校将设立校、院两级的联合资助帮困模式,一方面学校设立常驻咨询点,通过“助学大使”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资助辅导,另一方面通过各院系思政教师开展个性化资助,及时关怀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确保每一位新生获得在校四年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物质帮困”和“精神帮困”。
与往年相比较,今年上海交大不仅扩大了针对新生的帮困资助范围,而且加大了资助力度。其中,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而专门设计发放的爱心大礼包,里面不仅包含了校园快速联系信息卡、部分帮困公益社团联系卡、勤工助学绿色上岗证以及校园卡充值凭证、教育超市购物凭证等,还特别为学生准备了洗发水、护发露等日常生活用品,并为困难学生赠送手机一部和手机充值卡。
在新生报到现场,不仅将“绿色通道”设在醒目的位置上,还专门安排了“助学大使”,一对一地引导新生办理报到手续,介绍学校各种学习生活设施,宣讲学校帮困助学政策等,凡是从“绿色通道”进来的新生,可享受“助学大使”全方位细致服务,保证贫困新生方便快捷地完成报到手续,安心入学。
微博迎“亲” 爱洒一路
“@王寅学弟,亲,你好,我是交大电信学院大三的同学,和你一样是四川老乡哦~~我也是3号回学校哈,有啥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撒~”。这是一条学长发给学弟的“迎亲”微博。
9月将至,新生们都在憧憬着自己斑斓的新生活,却也有着对初识大学生活的迷茫和紧张。如何让对新生的志愿者服务能够再超前,让新生入校后更快度过适应期?上海交大青年志愿者总队的同学们想到了“微博”,别出心裁地开出微博迎“亲”活动,将迎新志愿服务提前到新生离开家门之前,发出号召高年级学生与新生利用“微博”跨越空间,提前结对,帮助新生解决实际困难,并带领新生体验志愿服务,以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微博迎“亲”活动通过上海交通大学迎新微博、百度贴吧饮水思源吧、交大饮水思源BBS三个平台发布倡议书,呼吁全体交大老生关注新生入学,在返校时与同乡的学弟学妹们结伴而行,并一起为身边的人开展志愿服务。微博迎“亲”活动还鼓励所有同学通过微博发布自己的籍贯和回校车次、出发时间等行程信息,方便新生们找到可以结对的伙伴。现在,迎新微博上有很多同学正在响应他们的号召,同时饮水思源BBS、百度贴吧饮水思源吧等也纷纷转载倡议书。其中百度贴吧饮水思源吧的吧主与同样来自重庆的2011级新生“小弟”(昵称)结对成功,他们一同乘坐9月1日的K73次列车,结伴来到交大闵行校区。
活动发起人、青志队队长姚晨介绍说:“每年都有迎新,可我们总想让迎新迎得更到位,能够为新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今年我们迎‘亲’,一方面是借用时下流行的淘宝体吸引新生,另一方面也是寓意交大人就是新生们的亲人,与‘新交大人’结伴同行,就是交大同学给予新生的爱心关怀。这份温暖的‘亲情’将在交大人心间流淌,也将成为交大新鲜人们感悟大学生活的一个美丽开端。”
空调宿舍 更倡低碳
与以往相比,2011级新同学进入交大后,便可直接入住空调房间,享受到冬暖夏凉的学习、生活环境。虽然有舒适的住宿条件,但是学校从新生一入校就倡导一种低碳的校园生活。
“应适当调高空调温度,在国家提倡的26℃基础上调高1℃,可节电7%”,“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少用1千克洗衣粉,可节能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2千克”,每位新生入校时获赠一本《校园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读本》。该读本通过图文并茂的知识介绍、数据列表、节能计策、操作细节等内容,生动而直观地引导学生们在校园奉行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