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李喆与少数民族新生共进晚餐

2011-09-17     浏览(242)     (0)
  本报讯(记者董光强方婧)“他就像一位关心爱护我们的慈父,讲的道理也非常深刻,短短20分钟左右的一顿饭定会让我受益终生”,这是9月6日傍晚2011级新生李东杰吃完饭后的亲身感受,而他所指的这位和蔼可亲的“慈父”就是我校校长李喆。
  新学期伊始,工作千头万绪,校长李喆专门挤出时间与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孔祥华及学生工作处、团委、后勤集团负责人一起来到东校区翰苑餐厅二楼,同2011级20余名少数民族新生一起用餐,认真听取新生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给予指导,并表达对新生们的祝福和期望。
  刚一入座,李校长注意到李东杰买的饭菜并不是很多,便把自己的一份清炒西兰花放到东杰的餐盘里,“来,我们一块儿吃”,简单的一个动作、朴实的一句话感动、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你家是哪里的?是哪个民族的?”“校长,我是湖南衡水的、回族人。”“来学校还适应吗?”……李喆边吃边跟新生们聊天,并详细询问旁边几位同学的籍贯、家庭情况以及来校的感受等。
  李喆面带微笑地告诫同学们:大学和高中有所不同,相对独立和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纵自己,要珍惜时间,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同时自由也是思想碰撞出火花的前提,要敢于质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吃饭,如果家庭条件能达到,早晨至少吃一个鸡蛋,中午要多吃,下午要做一些锻炼,既能够促进消化锻炼身体,又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吃方便面、火腿肠等;要多结交诤友,遇到烦心事要多与朋友、老师交流,以免造成心理压力,与同学们相处要学会宽容,互帮互助;在业余时间,理科生要多读一些文学名著,文科生也不能局限于所学专业,要努力拓宽知识面,做到博览群书,逐渐培养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行为规范。
  李喆还特意嘱咐餐厅负责人,同学们远离家乡来求学,一定要把他们照顾好,不仅要尽可能地增加饭菜的花样品种,保证饭菜质量,还要兼顾不同地域及民族等的饮食口味差异,让同学们吃得舒心;同时要控制好饭菜价格,保证饭菜卫生,让同学们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