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我校师德建设大讨论圆满结束
本报讯 9月上旬,学校师德建设大讨论圆满结束。期间,将师德建设大讨论与正在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务公开工作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即将迎来的60周年校庆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统筹安排,相得益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根据省委高校工委通知要求,我校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结合实际,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师德建设大讨论共分四个阶段进行,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制定方案、宣传发动阶段,重点是发动宣传,形成氛围,围绕主题,制定方案;5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抓好学习、组织讨论阶段,重点是创新学习形式,提高讨论质量;7月份是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阶段,重点是广开渠道,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认真整改;8月上旬至9月上旬是总结表彰、健全机制阶段,重点是完善三个规范,评选表彰先进,自我梳理总结,加强师德建设。
学校党委在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中,注意抓好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全校师德建设大讨论领导小组;出台了中共潍坊学院委员会 潍坊学院《关于在全校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的安排意见》,对大讨论的学习内容、组织实施等作出了全面认真的要求和安排;印发了《关于学校领导到各联系点参加全校师德建设大讨论的通知》,规定每一个校领导都要联系并全程参与二级学院的大讨论。二是坚持重点突出教师和管理、后勤人员两大群体。要求一线教师群体要重点围绕省委高校工委提出的新要求新内容进行讨论,做好新时期师德建设与教师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管理、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群体要重点开展“两转变(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两提高 (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三主动(主动协调、主动配合、主动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三是坚持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抓基础、上水平、创特色”任务目标,走群众路线。学校分别在4、6、7月份,召开了博士座谈会、大讨论工作调度会和教师、管理、后勤人员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不同群体的声音,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统一思想认识,凝聚人心人力。
潍坊学院党委在大讨论活动中,注意立足自我,突出“四大创新”:一是全员参与。省高工委的要求是在高校教师中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而我校则将参加讨论范围扩大到全校全体教职员工,通过人人参与,使广大教职员工对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新内涵、新要求和重大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增强了自律意识,这是我校在大讨论活动中的第一个创新点。二是学校领导全程参与二级学院大讨论。这一做法,既加强了对大讨论活动的面上推动,又保证了大讨论工作的扎实认真进行,同时也使得学校领导能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并指导检查工作,增强了大讨论的实际效果,这是我校在开展大讨论活动中的第二个创新点。三是用制度化的结果来丰富和巩固大讨论的成果。学校借大讨论的东风,重新建设和完善了《潍坊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潍坊学院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潍坊学院后勤服务岗位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三个规范,把大讨论中提出的新要求新内容补充进去,使之更加具体化、规范化,更具可操作性,也更具时代特征,这是我校在师德建设大讨论中的第三个创新点。四是注意做好结合文章。将师德建设大讨论与正在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务公开工作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即将迎来的60周年校庆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统筹安排,相得益彰,是我校在师德建设大讨论中的第四个创新点。 (孙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