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包钢日报 - 包钢日报

当好质量防线的“前哨兵”

作者:□记者  高爱云  通讯员  孙  牧  王  冰    
2025-07-11    

稀土钢冷轧板材厂连退1号线,一条条钢带如同银练一般穿梭在生产线上。阳光穿透天窗,钢板表面折射出流动的光斑。这里生产的板材,很快将打上“包钢”标签进入市场。近日,记者走进现场,此时连退1号线正在生产用于汽车和家电行业的深冲钢。如何保障这一“拳头产品”的质量?丙班职工用行动诠释质量“前哨兵”的责任与担当。

镜头一

入口区域,侯建业半蹲在钢卷旁,抻开了卷尺,一双眼睛盯着手指旁的刻度,甚至没有发现记者的到来。除了几何尺寸,他还要观察钢板的表面质量和边裂情况。

“绝不能让有问题的钢卷上线,这是我们的原则。”上卷岗位是连退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每一卷钢板都要经过岗位职工的检查才能进入开卷机。负责源头守护的他们就好比钢卷的“解码师”。“我们不会放过任何缺陷,这是个考验眼力的活儿。”侯建业认为,认真严谨的态度对于质量控制来说非常重要。

镜头二

清洗段出口,王鹤飞透过观察口注视着匀速通过的带钢。“看,清洗效果很好,没问题。”他从口袋中掏出一张试纸在钢板表面轻轻擦拭了一下,随即给记者展示,脸上洋溢着自信。

在连退生产过程中,冷硬卷表面残留会影响产品表面质量。清洗工序的作用就是及时有效去除钢板表面的乳化液和油污。为准确判断清洗效果,每隔6个小时要进行一次擦拭检查。“规定的检查一次都不能少。”王鹤飞道出了标准化在质量工作中的重要性。

镜头三

退火炉控制室,操作台上方一排弧形屏幕上显示着带钢接受高温炙烤的场景。钢种、温度、速度……电脑中,一串串数字是关乎产品质量的关键数据。这里是工长高佳悦关注最多的地方。“退火炉是连退生产的核心设备,稳定运行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高佳悦时而滑动鼠标、敲击键盘调整运行状态,时而拿起对讲机沟通协调……电脑画面中显示出平滑的温度曲线。游刃有余的他,仿佛一名“控制大师”。

镜头四

手电光束划过,带钢表面如同镜面一般反射光芒。刚刚调整完设备参数的王晓勇走出控制室,门外就是平整机出口。在这里,经过轧制的带钢被输送出来,其平直程度肉眼可见。“参数调整的过程不能急,必须一点点来。”王晓勇说,平整机参数控制得好,才能消除来料的板形缺陷。而这样的工作必须非常细致,需要不断尝试和观察,考验的是岗位职工的耐心。

镜头五

带钢自上而下不断通过立式检查站,钢板将灯光映在毛文玉年轻的脸庞上。在这里通过“检阅”后,带钢要被卷取,最终成为钢卷。毛文玉的目光一遍遍扫过面前的钢板,再细微的划痕也逃不过她的眼睛。

走出检查站,毛文玉来到出口步进梁区域。这一次,她检查的是已经打包的成品钢卷,质量没有问题的才能贴上“身份证”。“我们检查站一天要过上百卷、数万米带钢。”毛文玉说,作为班组里唯一的女职工,她知道自己在质检员岗位上的优势——那就是细腻的心思。她会发挥好这一优势,把好连退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

让质量的生命力在基层“生根发芽”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全方位落实质量工作必须营造“质量至上”的良好氛围,发动全员积极参与其中。我们从稀土钢冷轧板材厂连退1号线丙班的故事中看到:唯有将质量意识厚植于基层土壤中,企业大树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拳头产品”是实验室中“研”出来的,更是生产线上“守”出来的。质量工作没有“将就”,只有“较真”。侯建业的认真、王鹤飞的标准、高佳悦的把控、王晓勇的耐心、毛文玉的细腻,哪一样不是从积年累月的岗位淬炼中得来?正是这样一个个忙碌在生产一线的基层班组,将质量管控的触角探至厂区每一个角落,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培植沃土、积蓄养分。

“拳头产品”是“产”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基层班组是技术与工艺的“最后一纳米”,这就是他们的特殊价值。再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最终都要落地为交接班时的细节交代和班前会上的任务分配。他们观察到的细微参数变化、以毫米计量的精度偏差,都是生产线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激烈市场竞争中决定胜负的筹码。

精品战略、品种发展、质量优先、工序服从,走过连退生产线,厂房里醒目的建厂方针深深印在记者的脑海中。这也是时刻提醒丙班职工严守质量防线的宣言。当每一名岗位职工都化身寸土不让的“哨兵”,当每一道工序都成为不可逾越的关口,这16个字便被赋予了生命,成为流水线上跳动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