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泰山学院 - 《泰山学院报》

择一隅瘠土 耕万亩心田

作者:全国模范教师、2010届外国语学院毕业生  戴冬茜    
2025-06-30     浏览(16)     (0)

母校是人生路上的灯塔,照亮了我的学业并给予我依靠。在父亲离世和毕业后求职的困难中,我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怀和支持。我毕业后在乡村学校工作,积极创新并努力为乡村妇女儿童解决问题,同时自我锤炼和成长。母校的殷切期待让我们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服务社会,以奉献定义价值。


母校于我,是人生路上永远的灯塔。这份光,不仅照亮了我的学业,更在我最无助时给予了我最坚实的依靠。犹记大三那年,父亲的骤然离世,让我的世界几乎崩塌。是学院领导和老师们一次次找我谈心,帮我申请助学金,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支撑我走过了毕业前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最终顺利完成学业。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是我心里最温暖的底色,也是我一路前行的力量源泉。

和大家一样,我怀揣梦想走出校门。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没有背景,也没有经济支持,毕业后的路并不容易。我曾辗转多地,在迷茫中摸爬滚打了六年。直到2016年,我才终于考上编制,来到了济南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学校。那里只有一百多个孩子,条件艰苦,是大家眼中贫瘠的土地。但正是这片土地,让我找到了方向,我决定深深扎根。

环境不由人选择,作为却在自己手中。既然选择了这里,就唯有全力以赴。工作冲在前,困难想办法,我努力让自己活成一团火——点燃自己,也照亮他人。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同事一起,用创意与实干,开发特色课程,引入优质资源,带领这所麻雀小学焕发生机。我积极联络公益力量,为乡村学校筹集物资、捐建功能室,2025 年一年累计捐赠价值 30 万元;我关注乡村妇女儿童的困境,努力为她们奔走发声、排忧解难;同时,我也积极搭建桥梁,联系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与此同时,我从未停止自我锤炼:多年来我自费奔赴全国各地学习前沿理念,坚持读书、反思、笔耕不辍,也带动身边更多年轻教师共同成长。在乡村,我不仅看到了困难,更真切地触摸到了生命拔节的声响,看到了这片土地蕴藏的无限可能与希望。当我们将自己投入基层的热浪,用担当服务社会时,个人的价值,就在这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最绚烂的花。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今天,你们即将带着母校赋予的知识、能力和精神烙印,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无论前方是都市的霓虹,还是基层的沃野,请记住:真正广阔的人生舞台,往往孕育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愿你们怀揣母校的殷切期待,将个人的奋斗融入时代的洪流,服务社会,以奉献定义价值!当你们在各自岗位上微光成炬,便是为母校之名增添了最璀璨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