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金银强)6月23日,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山东梆子表演人才培训班在音乐学院开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梆子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杨圣军,第20届梅花奖获得者、山东梆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李新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王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庄波出席开班仪式。
王尚讲话指出,非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此次培训班是践行国家非遗保护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激活地方文化生命力的重要实践。振兴戏曲艺术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和民族精神的维系传递,而戏曲青年演员的创新传承对于戏曲的保护传承至关重要。希望学员们能够提高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落实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庄波致辞,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以及音乐学院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戏曲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山东梆子承载着乡村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是传承地方历史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举办本次培训班,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行动,也是创新引领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培训班取得丰硕成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积极贡献。
开班仪式上,授课教师代表杨圣军,参训学员代表、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田迎春发言,音乐学院负责人介绍本次培训项目的基本概况。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负责人,学校音乐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代表参加开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