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福建理工大学 - 《福建理工大学报》

之后

作者:24级新闻学  陈琳    
2025-06-30     浏览(17)     (0)

蝉鸣穿透树缝,与风雨篮球场的欢呼声交织成夏日的交响。我站在宿舍阳台往外看,这是我在福工度过的第一个夏天。在年中的门槛回望,记忆在时光长河里泛起细碎的光斑。

从刚进入大学校园时的无措,到现在的自若,仅仅是一年时光。

在进入这个专业前,从未接触过任何拍摄设备的我,在摄影摄像等众多专业课上得到了充分锻炼。第一次拿起相机时,我的手抖得像风中的落叶,拍出来的画面像是地震现场。那时的我,连“景别”都不甚了解,更不用说“蒙太奇”这样的专业术语。

但专业课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把零基础的学生逐步领进新闻传播的大门。从视听语言课上老师关于构图、景别、色彩等的理论输出,到摄影摄像课上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如何使用相机,控制曝光、构图和抓拍瞬间,再到我们分小组完成人生的第一次专周实践作品;从新闻采写课上对采访写作方面的教学和讨论,到我们第一次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独立完成采访。每一门课程都像一级台阶,让我这个曾经的“小白”逐渐成长。虽然各方面仍然还有不足的地方,对比从前的我却有了很大的长进。

还记得开学初刚进入融媒体中心,刚开始写第一篇推文时的手忙脚乱,一篇推文反反复复改了不下五遍,最终才勉强通过。从最初的连格式都能频频出错到现如今能够熟练运用排版工具,对比从前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标题吸引力与内容深度的平衡,这是众多经历成长带来的改变。

我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推文时,那种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从选题策划到素材采集,从撰写文案到视觉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更培养了对新闻事业的敬畏之心,每一个字符、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都承载着传播真相、连接师生的责任。

里尔克曾言:“未来站在我们身上,像一座山。”未来的重量不在于它的不可知,而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把每一个“现在”活成踏实的台阶。站在六月末的节点展望下半年,我的行囊里装满了新的期待。希望下半年的我能够完成在笔记本上写下的新目标,朝着更好的前方,更好的未来迈进。

窗外的夕阳正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下半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而我已准备好蘸取时光的墨汁,在名为“成长”的宣纸上继续落笔。只因所有的经历都是之后的伏笔,所有的焦虑都会沉淀成前行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