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报》
从“教书匠”到“引路人”
作者:刘海鹰
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从青丝到白发,通过不断的教育引导和情感的熏陶、行为的潜移默化,帮助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人生规划,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作者先后荣获了各种荣誉称号,也获得了很多学生的敬爱。
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我在高校讲台上已经走过了34个春夏秋冬。回首往事,思绪万千,“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仁心一直铭记于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一直萦绕心头,时刻提醒自己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用育人的光芒照亮莘莘学子前行的道路。
我主讲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每年都要面对新生。经过三年紧张压抑的高中生活,大学新生普遍存在松懈心理,但是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及严酷的就业形势又要求学生不能懈怠,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可能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为此,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做好生涯发展规划。为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我发挥专业共情能力,一方面从心理学专业角度解释紧张与松弛的关系,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站在家长的角度,体现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期盼。我常对学生说:“我也有一个女儿,她上大学后我时常会挂念担忧,非常希望她的大学老师能关心她、爱护她,指导她的发展。同样,各位同学的家长也有这样的期许和要求。作为一个母亲,我能体会到你们家长的心情,我就充当你们的妈妈吧,代替她们在学校里看护你们,与你们共同成长。”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是自我意识,学习自我意识的含义、特征、构成因素、形成过程等。我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了一篇课程作业,题目就叫“自我剖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认识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了解自我的优势与不足,结合专业发展、根据社会需求思考如何扬长避短,确定自己合适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求学生至少每年写一次自我剖析,不断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经过持续的自我剖析,学生找到了发展的立足点和方向感,许多学生受益匪浅,我也赢得了“海鹰妈妈”的爱称。韩子辰同学给我留言,说:“亲爱的海鹰老师,您真的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温柔又严厉。我们私下里都叫您‘海鹰妈妈’呢。嘿嘿,感谢老师的教导,未来也请老师多多赐教啦。”另一位叫魏佳的同学,每次下课时都会刻意走到讲台前,甜甜地道一声:“海鹰妈妈,再见!”看到学生满含笑意的眼神,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
正确的人生规划引领着学生不懈努力,积极进取,取得了一个个骄人的成绩。2014级学生高子宁通过自我剖析确立了考研深造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都非常努力,成绩优异。但是考研时却在复试一关遭遇滑铁卢,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她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一度伤心郁闷,对未来丧失信心。我与她在食堂里边吃边聊,鼓励她不放弃、不抛弃,认真寻找差距,迎头赶上,从头再来。一年后,她终于如愿考上心仪的985大学,两年后又被国内顶尖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2017级学生权海晶一度不知道上大学后要干什么,上课坐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表面上默默无闻,内心却苦恼烦闷。通过课下、线上等多种形式,我与她多次沟通交流,结合她的实际情况逐渐确定了本科毕业后海外留学的发展之路。确定了目标,权海晶的生活有了奔头,她发奋努力,各门功课突飞猛进。我也经常与她谈心,帮她排解内心的焦虑与压力,鼓励她积极进取,不断前进。通过不懈努力,权海晶毕业后如愿被世界名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录取,2024年又成功获得了意大利知名高校的读博机会。一路走来,她非常感激我的支持与鼓励。2024年教师节期间,她特地送给我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以爱育人,配享太庙”八个大字。虽然我觉得承受不起,但学生的敬爱之心让我深受感动。我悄悄地把这面锦旗珍藏起来,静静独享这份浓浓的爱意。
除了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引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情感的熏陶、行为的潜移默化也起到巨大的影响。我所在的社会工作专业,温暖的情感、仁爱之心是职业素养的重要成分。情感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感染和熏陶。2022年上半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段,四个月的时间内父母双亲相继去世,内心的痛楚无以言表,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职业责任感让我不能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而忘记了课堂上的学生。借助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我没有耽误一节课,没有少批一次作业,按时完成了考试阅卷归档等一系列繁琐的教学工作。当我第一时间平复好心情走进教室的时候,眼前的情景让我的心情再起波澜。只见班长怀抱鲜花,学委手捧扎着黑色缎带的纸盒走到我的身边。全体同学起立,鞠躬敬礼,齐声说道:“老师好!老师辛苦了!”纸盒里装着一张张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纸片,上面写的是这段时间以来他们想对我说的话。这一刻,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场师生成长与爱的双向奔赴。
五十余年人生路,三十余载从教心。三尺讲台就是我的人生舞台,师生携手,教学相长。在立德树人的使命中,我坚定初心,先后荣获淄博市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理工大学最美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级导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各级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获得山东省社科二等奖、教学优秀奖等奖励。
拳拳育人意,一腔爱生情,桃李天下绽放,脚步依旧匆匆。于我而言,每一次倾囊相授都只为让每个像星星一样的学生都拥有发光的力量。从“教书匠”到“引路人”,我的教育之路,初心不改,也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