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 月 20 日至 22 日,第四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暨纪念沙博理诞辰 110 周年活动在青岛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外文出版社副总编辑丁志涛,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朱颖,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范其伟出席开幕式。
范其伟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在海洋翻译与国际传播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翻译界肩负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历史使命,希望与会专家和师生为教育强国、海洋强国建设及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注入更强动能。
黄友义代表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致辞。他高度肯定了中国外文局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基地十年来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他强调,面对 AI冲击与“翻译中国”战略需求,外语教育亟需强化区域国别研究,聚焦中译外人才培养。
开幕式上举行了外文出版社沙博理系列图书捐赠仪式。丁志涛代表外文出版社向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捐赠图书 400 册。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共建“海洋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合作协议,范其伟与朱颖共同为基地揭牌。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暨“多语种涉海术语标准化平台”项目启动仪式同期举行,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翻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颖思与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颖代表双方签约。
本次高层论坛以“数智化时代的国家翻译实践与国际传播体系建设”为主题,围绕翻译传播与国家战略研究、翻译中国与国际话语融通、国家翻译与国家安全研究、区域国别路径的国家翻译研究、数智化时代沙博理式人才培育等议题展开讨论,同时纪念国际著名翻译家沙博理诞辰 110 周年。来自全国90 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约 200 名代表参加论坛,其中 25 位专家学者进行大会发言,另设 6 个分论坛。
(焦琳 王子涵 任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