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风掠过六月的信封,信纸里写满未完的话。教室里的风扇还在摇晃,窗外的绿荫漫过校园的角落。学校的天空一片蔚蓝,体育馆的穹顶下迎来了潍坊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6634名毕业生如同展翅欲飞的青鸟,这场盛大的告别仪式,既是他们学业的终点,也是他们人生新征程的起点。
挥别之时 期许星河璀璨
6月24日,潍坊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副书记王守全,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成端、李英德、苗金春、赵卫红、任立春,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武玉杰,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赵加强,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晓静出席典礼。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成员,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主席台就座。典礼由王守全主持。
会场,伴随歌曲《看得最远的地方》旋律响起,大屏幕上的毕业纪念视频循环播放,视频里的每一帧画面都是时光里的记忆,展现着潍院学子的青春风采。精心准备的暖场节目点燃会场气氛,学生为家长和教师献花的感人场面成为毕业生难忘的校园记忆。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王成端宣读准予毕业、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苗金春宣读关于表彰潍坊学院“十佳服务标兵”的决定,任立春宣读关于表彰2025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主席台领导为200名毕业生代表拨穗正冠,并对658名优秀毕业生、165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进行了表彰。
来逢波勉励毕业生要胸怀家国,做挺膺担当的时代主力军,时刻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奋斗中成就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价值的人生。他用饱含深情、语重心长的话语为毕业生们上了最后一堂立意深远、催人奋进的思政大课。
教师代表、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刘冰结合自身科研经历,鼓励毕业生们铭记“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以校训为指引,勇敢踏出校园,开辟人生新天地。
校友代表、学校2006届毕业生、“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青岛航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泰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启航通过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勉励毕业生们要把奋斗目标调成“仰角模式”,用“升维思考”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困局,衷心祝愿大家以梦为帆,在时代浪潮中,永远做那个“在发展中看见星辰”的追光者,为毕业生们带来宝贵的经验与激励。
毕业生代表、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2班李昱昊坚定地表达了服务西部、报效祖国的决心,展现出新时代潍院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校生代表、美术学院(陈介祺书法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23级2班张玥则表示,将以优秀学长学姐为榜样,继续在潍院的知识殿堂里努力奋斗,传承潍院精神。
典礼现场,美术学院2025届毕业生向母校赠送了师生合作美术作品。这幅以黄河流域生态为蓝本的画作,饱含着学子们对母校的深情。“愿母校如长河奔涌,纳千川而不息,育栋梁以巍峨;盼学子借浪头扬帆,承文脉而拓新,于时代潮头绘就青春长卷”,美好的祝愿在画作中流淌,也寄托着毕业生与母校之间深厚的情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盛夏的离别,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序章。当学士帽抛向蔚蓝天空,潍院学子们带着师长的谆谆嘱托与同窗的真挚情谊,以青春之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潍院精神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光芒。
心有信仰 扶摇万里而上
“不辞青山,相随与共。”在毕业典礼上,来逢波将象征使命与担当的旗帜,授予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团。165名即将奔赴基层岗位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接过接力棒,心中怀着满腔的热忱与坚定的信仰,即将踏上那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西部热土。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这正是这群青年的真实写照。他们以信仰为帆,以行动为桨,誓要在西部计划浪潮中奋勇前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他们刻入心底、永恒不变的信念。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潍院学子在西部的广袤土地上,书写下“青春与祖国同频”的动人篇章。正如跋涉者终会收获山川的奇绝秀色,他们也将如展翅雄鹰,在西部天空扶摇直上,实现人生价值,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在这支充满朝气的志愿者队伍中,李昱昊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校期间,她便积极投身公益实践,利用寒暑假参与“青鸟计划”,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200小时,服务人次破百。奉献,早已成为她青春最美的注脚。此次毅然选择西部计划,李昱昊做足了准备,她满怀期待:“我希望能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西部建设中,用智慧和汗水助力当地发展。”“奋斗永远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这句誓言,既是她对未来的坚定承诺,也道出了众多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共同心声。
同样来自文史学院的张奇琪,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担当。在校期间,她凭借优异表现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荣誉称号。毕业之际,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西部计划。在她看来,这不仅是一份志愿服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大学四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我想把这些本领带到西部去,实实在在帮当地的孩子们多读书、帮老乡们解决些生活难题,让自己的所学能派上用场,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决心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西部建设中,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彰显新时代潍院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像李昱昊、张奇琪这样的志愿者,在这支队伍中还有许多。他们虽来自不同学院、有着不同专业背景,但都怀揣着相同的信念———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西部计划志愿者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潍院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底色。相信在未来,他们定能在西部这片广阔天地里,以青春和热血书写精彩华章,让信仰之光照亮西部的土地。
山高水远 前路星海为疆
体育馆里,毕业生在典礼结束后久久不愿散去,他们互相拥抱,互道珍重,湿润的眼眶里,不仅是四载同窗情谊,也闪烁他们着对未来的向往。
这是一场充满力量的告别。在奔赴未来的人群中,有人毅然奔赴西部,立下“服务西部,报效祖国”的誓言,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挥洒青春与热血;有人一路拼搏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循此苦旅,终抵繁星,即将踏入更高学府的殿堂,心中怀揣着对学术的敬畏与追求,步履坚定地迈向人生的新阶段;有人选择投身职场,以实践检验所学,肩负责任,砥砺前行。此刻,他们背着行囊,站在将要驶向不同方向的站台边,眼神中既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又有对校园生活的不舍。但他们明白,这一站的结束,是下一段征程的开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师长的谆谆教诲,同学间的嬉笑玩闹,都将成为心中最温暖的回忆。
回望来时路,教学楼前的樱花树记得晨读的身影,图书馆的灯光见证过挑灯夜读的坚持,田径场的跑道丈量过青春的脚步。四年前,他们带着对大学的憧憬,学子们在初秋时节踏入潍院;如今,在绿树成荫的盛夏,他们带着母校的嘱托奔赴远方。“如明日便要远离,愿你可以,留下共我曾愉快的记忆”,毕业典礼暖场视频里的歌声,唱出了所有毕业生的心声。
在潍院这片孕育梦想的沃土上,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实验室里,他们为攻克一个个专业难题彻夜鏖战,将理论知识化作创新实践的火花;支教课堂上,他们用青春的热忱点亮山区孩子的求学之路,把“厚德”校训镌刻在乡村支教的土地上;创新创业大赛中,他们敢为人先,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这些镌刻着潍院印记的奋斗瞬间,不仅是他们个人成长的勋章,更汇聚成校园精神的璀璨星河。
他们在人生的征途中,或许会遇到风雨波折,但潍院赋予他们的勇气与信念,会成为他们披荆斩棘的利刃。他们坚信每一步的坚持,都将汇聚成通往光明未来的璀璨之路。他们会始终铭记在潍院学到的坚韧与担当,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让青春在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愿2025届毕业生,此去云鹏振翅,星海为疆,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所行皆坦荡,所愿化长虹,将青春的誓言镌刻在岁月的长河中,让每一个奋斗的瞬间,闪耀成生命中最璀璨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