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娉婷秀雅,立志凌云———记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张立婷

作者:学生记者  迟响  成思清    
2025-07-02     浏览(12)     (0)

张立婷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健康学院的一名优秀学生,在科研和学习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她通过持续努力,实现了多项个人目标,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展现了坚韧和毅力的精神风貌。未来,她计划继续深入学习公共卫生知识,并积极参与实践和科研工作。


张立婷,女,汉族,2002年10月出生,山东省济宁人,预备党员,健康学院2021级健康服务与管理01班学生,曾任院学习自律部部长、大学生菘蓝研学社部长。获得“寻康杯”全国健康服务与管理模拟沙盘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山东省大学生物联网创造力大赛一等奖。荣获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2021-2023年度两次获得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2021-2023年度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现已取得推荐免试攻读山东大学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资格。

求学路上,张立婷始终步履不停,保持着昂扬的进取姿态。对她而言,发现问题、攻克难题早已成为日常,哪怕精疲力竭,她也总能迅速调整状态,重新出发。正是凭借这份坚韧,她跨越重重阻碍,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收获了骄人的成绩。勤学苦练,孜孜不倦

张立婷所在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门涵盖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体系庞杂。面对这一挑战,张立婷始终坚持以“框架式学习”为核心方法。每门课程伊始,她必先通读教材目录,梳理整体逻辑,将零散知识点归类填充至自建框架中。在学习卫生统计学时,她先将课程划分为“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大模块,再细化归纳公式与应用场景,将大模块细化为小模块,方便自己梳理。遇到有相同或相反的概念时,她往往会将两条概念单拎出来对比分析与记忆。这种结构化思维让她对于复杂概念的理解逐渐游刃有余,也使得复习效率显著提升。

张立婷是同学们眼中的“六边形战士”,在科研需要大量时间成本投入的情况下,她选择牺牲娱乐与休息的时间,每天早出晚归、整天泡在自习室,不断巩固深挖专业知识。“作为大学生,学习一定是首要任务,一定不能本末倒置。”在这场与时间的较量中,她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除了亮眼的综测成绩外,她的学习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

格外注重主动学习的能力,“向老师请教和与同学讨论是发现盲点的最快途径”。在遇到统计建模、卫生政策分析等难点时,她通过课后追问、线上咨询等方式反复向老师求解,并结合慕课平台学习名校公开课资源,从不同视角学习知识、攻克难题。

此外,她善用PubMed等医学数据库追踪国际前沿文献,将英语学习与专业研究相结合。“英语对我来说,坚持是最有用的。”她的英语基础并不是很好,可她立志弥补这个短板,坚持每天进行泛听与精听,每天背单词,积累术语,坚持阅读英语原版文献,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前沿动态,最终突破语言壁垒,这帮助她把握好专业方向。张立婷十分重视第一手行业信息,并持续关注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行业新趋势。“只有紧跟政策与科技变革,才能让知识保鲜”,所以她定期研读医疗卫生政策文件,将时事热点与课程内容联动分析,赋予理论学习鲜明的时代性。科技创新,锐意进取

参加健康管理沙盘模拟竞赛时,她组织自己团队中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成员们一部分扮演患者质询,一部分扮演医生进行答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患者的视角出发,多次磨合,查出了许多遗漏,弥补了很多不足,同时也让成员之间的感情更为紧密。最终,他们设计的健康干预方案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作为项目负责人,她注重团队分工的科学性,根据成员专业背景分配任务,她的管理策略让团队始终保持执行力,即便面对积极性不足的成员,她也能通过细化任务、定期督促确保项目推进。在参与中医中药、康复辅具等跨领域项目时,她最大的挑战是弥补知识盲区。在中药配伍研究中,她主动请中医专业师哥师姐传授药性理论经验;在康复支具研发项目中,她通过PubMed检索生物力学文献,快速掌握基础原理。她也充分发挥本专业优势,主导市场调研与用户需求分析环节,为团队提供数据支撑。“每个专业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让每位不同专业的成员发挥出他们的所长,是我的职责。”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她的学术视野,更锤炼了她快速学习与团队沟通的能力。

独立撰写学术论文是张立婷科研路上的重要突破。在实习中,她观察到许多胆石症患者苦于病痛折磨,查阅资料后发现,中医药对于胆石症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她便选定了《中医药在胆石症管理中的应用进展》为研究方向开展写作。面对初次写作的迷茫,她在导师指导下系统学习文献检索与综述方法,也经历了多次返修,甚至一度因逻辑框架混乱而停滞。她多次和老师、同学交流探讨,在一次宿舍闲聊中,室友从患者依从性角度提出的建议让她豁然开朗,她最终将论文重点聚焦于“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协同模式,为传统疗法注入现代服务理念。该论文后被核心期刊收录,这成为她将临床观察转化为学术成果的标志性实践成果。潜心向学,奋楫争先

在学习之外,她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实践,为老年人解读疾病预防知识,将晦涩的医学理论转化为通俗语言。社区宣教中,她虽身穿白大褂,但仍显稚嫩的脸庞依旧会引来不少家属、患者的质疑。但她丝毫不在乎,而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质疑、以耐心的态度认真回答问题,从一开始的紧张青涩,到干练熟稔,她积累了大量面对患者的经验,也为她以后立志从事公共卫生事业奠定了基础。

关于未来的研究生生涯,她满怀憧憬,计划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将自己的所学尽量运用到科研与实践中。同时在闲暇时刻养成好的运动习惯,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

从课堂到实验室,从竞赛现场到社区诊室,张立婷以踏实的步履丈量成长。对她而言,每一次解题、每一场讨论、每篇文献的积累,都是筑梦路上的基石。正如她常说:“专业学习没有捷径,唯有把根扎进实践土壤,才能开出真正有价值的花。”在公共卫生事业的赛道上,这个年轻的追光者正以笃行不怠的姿态,奔向更远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