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麻顺坤 大学生记者团 赵一凡 报道)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近日,由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成渝地区第三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在广汉举办。本次大赛吸引了全省39所高校的3000余名学子踊跃参与,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参赛团队凭借出色表现,最终斩获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开幕式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马拉松表演赛率先点燃全场热情。仿真人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各类智能设备轮番登场,通过精准的机械动作与先进的智能程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科技感十足的视觉盛宴。这场融合创新与竞技的表演,不仅彰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大赛正式拉开帷幕营造了浓厚氛围。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技术委员会主任钟秋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副院长唐庆如、四川铁路职业学院副校长王浩澂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相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的专家学者、竞赛指导教师及参赛选手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事。
开幕式上,钟秋波指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不仅是衡量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更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本届大赛紧扣该领域核心技术,以赛促学、产教融合,全力培育选手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他表示,期待通过本次大赛,汇聚创新智慧,激发人才活力,为推动我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突破、助力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唐庆如表示,当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正快速赋能民航业。作为民航科教创新的主力军,中飞院锚定“智慧民航”发展方向,重点布局智能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搭建多个科研平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民航的融合应用路径,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他鼓励参赛选手充分把握此次机会,尽情展现专业才华,在竞技中磨砺技艺、提升能力。
大赛同期举办了“智飞·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助力智慧民航”学术论坛。论坛特邀行业专家围绕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低空经济中的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无人机目标追踪及机器人飞行员研究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届大赛设置创新赛、应用赛、竞技赛、挑战赛四大主题,涵盖机器人创新设计、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城市道路识别、仿人机器人舞蹈等14条赛道,全面考察参赛团队的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
此次活动受到科技日报、中国网、封面新闻、红星新闻、川观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