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5 年全国旅游类实践教学师资培训班 6 月 30 日上午开班,来自全国 40所院校近 70 名学员参加学习。据悉,本次培训也是第九届全国旅游类实践教学师资培训班。
培训班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承办,聚焦复合型文旅管理人才培养,充分利用承办院校在旅游实践教育与实验研究方面的长期经验和旅游学科专长,通过理论与实务兼备的课程体系,提高学员的旅游实践教学水平。
泉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周梁升致欢迎辞,介绍了泉州作为全国唯一的世遗城市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期待各位旅游业界的学者专家能为泉州文化和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积极献计献策,留下难忘、美好的学习和文化体验。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指委主任、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云南大学特聘教授田为民代表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致辞。他指出,旅游学科具有实践性、交叉性、复合性、应用性等多重属性,其中实践教学是重中之重。随着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和新特征,旅游教育需要更多人才和学科改革,课程开发水平、实验室建设的深度和强度、师生的实践体验需挖掘潜力、全面提升、深化改革。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本次培训班的认可和期待,希望以此点燃热点,进一步启发实践教学的灵感并转化为行动。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全国 MTA 教指委委员、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谢朝武代表承办单位致词,表示华大旅游学院将充分发挥在旅游实践教学领域 30 年的经验,积极利用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的优势,认真做好教学组织、展示和交流等各项工作。
开班仪式后,田为民教授受邀进行本次培训第一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数字化开发》的专题授课。
据了解,本次培训预计为期 6 天,授课内容涵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数字化开发、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数字文旅人才培养、文旅融合背景下 MTA 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旅游院校 MTA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面向实践的知识萃取与案例开发实战、文旅领域情景实验法应用与实战、美食领域眼动技术应用与实战、文旅领域多模态技术应用与实战、旅游管理类高级别科研课题的选题论证和案例解析、旅游课题研究与学术成果转化、神经旅游学研究的探索与实践、神经管理学研究的前沿探索等多个专题课程。
(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