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民国岁月,
戏台之上,点亮着煌煌幽光。
裴晏之,那伫立台上的角儿啊,
水袖轻挥,舞动着岁月的浪。
昆腔悠悠婉转,你吟唱着悲欢离合,
家国破碎之际,谁能躲开那汹涌洪波?
七七的夜晚,枪响惊破了北平的天,
安远县城里,你的戏声却依旧平和。
你扮作李香君,喜怒哀乐皆入粉墨,
血染的桃花扇,情意潺潺在扇中淌过。
夜幕低垂,烛火黯淡了星光,
戏院孤灯,你独自对镜梳妆。
一笔一划间,勾勒出英雄的面庞,
国难当前时,你深知此去难返乡。
墨色绘就的脸谱,分明是忠烈的模样,
位卑未敢忘忧国,怎忍看烽火燃山河。
你穿着戏服,把家国怀想,
爱恨情仇,都由这一身担当。
戏院外,日寇铁蹄肆意踏闯,
戏院里,你的心却平静如江。
你明白,这一夜是生死的界疆,
戏未终场,人绝不离场。
日寇蜂拥而至,宁静被无情撕伤,
面对戏中慰问,你未有丝毫推搪。
戏院灯火明亮,日寇肆意笑着叫嚷,
锣鼓声起敲响,戏幕缓缓拉起开场。
恶魔坐台下,笑着不知祸殃,
你深情演唱,唱尽世间沧桑。
台下豺狼听迷,不知厄运暗中潜藏,
台上情深意浓,台下鬼影晃摇。
你唱腔那般刚烈,字字恰似利刃锋芒,
你方唱罢我登场,风月也曾把兴亡来唱。
“点火!”声震天动地,火光四处飞扬,
火起之时,戏正酣畅。
日寇惊慌失措,出路全被封上,
戏楼被泼了油,火势汹汹难以抵挡。
“金陵玉殿莺啼,秦淮花儿早早开放,
谁知转眼间冰消瓦解,楼起楼塌一片荒凉。
青苔碧瓦渐渐老去,一切都如梦一场。”
楼虽塌,戏未完,
火光虽哀戚,戏魂未曾散荡。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
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县城里人们观望,悲痛愤怒在心中燃烧,
你的毅然捐躯,为国难重重增添句号。
紧握着的桃花扇,见证戏院成了废墟场,
你的安息之处,墓碑刻着“戏魂”字样。
七七来祭奠,桃花飘落墓前地上,
《桃花扇》曲调悠悠,诉说着戏子情长。
虽地位低微,可戏子之心依旧滚烫,
裴晏之的戏魂,永远留存人们心房。
岁月悠悠流转,那戏魂熠熠闪亮,
如明灯在暗夜,指引着前行方向。
一遍又一遍啊,词曲在世间传唱,
那戏魂,那民魂,唱响了斗争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