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虽已远去,但年味依旧萦绕在心。
年味,是红红火火的。爷爷奶奶赶集时总是会买许多种裁剪大小不一的红纸,都是为了写春联而准备的。爸爸从房间里拿出两支毛笔,笑盈盈地对叔叔说:“切磋切磋啊!”他拿起毛笔,大笔一挥,洋洋洒洒,一副飘逸娟秀的春联便写好了。随即,叔叔也不甘示弱,高高地抬起手臂,好似要将墨水撒下去作画似的,又缓缓放下,挥动着手腕,一个个苍劲有力、龙飞凤舞的毛笔字便从纸上长了出来,像变魔术一样。远看,笔迹行云流水;近看,每一个字都笔酣墨饱,真似书法家张芝的草书,笔势雄健洒脱,似脱缰野马,似金蛇狂舞,显得多么潇洒自由!十多副春联被长辈陆陆续续贴在屋子的各个门边,浓浓的墨香飘散在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春节的气息也铺满了整个庭院。
年味,是热热闹闹的。和红红火火的春联一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里也寄托着一家人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我的记忆中,新年的味道是一种鞭炮的味道,噼里啪啦地象征着春节的到来。年夜饭之前,爷爷会端出一个圆饼状的大鞭炮,点燃之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这时候,我们都会紧紧捂住耳朵。吃完丰盛的年夜饭后,便是最热闹的时刻了。我们几个小孩赶紧将准备好的擦炮揣进兜里,满心欢喜地去找要好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走街串巷地去捡没有点燃的零散小炮竹。大路边清脆响亮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美丽绚烂的烟花绽放在天际,照耀着我童年五彩斑斓的梦。
年味,是温馨幸福的。小时候一到了过年时,“胡”“吃”“碰”……的声音便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散不去。吃完年夜饭,大人便围在一起打麻将。奶奶曾经告诉我,大家都不是为了赢钱,也不是为了过过“麻将瘾”,而是在说说笑笑里重温久违的亲情。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门口挂着的红灯笼高高悬起。小时候,在睡梦中我都能听见一阵一阵的欢笑声和麻将相互碰撞的声音,以及此起彼伏、由远及近的鞭炮声。这是留在我记忆深处对过年的深刻回忆……
旧年已别,初心依旧,虽然光阴悄悄溜走,但有一些往事却沉淀下来,成为生命里最难忘的回忆。那是永远弥留在心头珍贵的回忆,更是我童年无忧无虑的岁月。
(作者为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