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正值清明节到来之际,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学生志愿者走进大路小学开展“清明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商学院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开展“一个主阵地 +N 个实践场景”的思政育人模式,将思政课堂搬进烈士陵园,走进红色纪念馆,通过沉浸式实践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构建起跨越时空的红色教育矩阵;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以“清明时节传廉韵 非遗共话家国情”为主线,融合专业特色与传统文化,打造“沉浸式 + 跨学科”实践育人场景,通过廉洁教育、红色追思、双语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让清明文化焕发时代新韵,为青年学子筑牢信仰之基。
学院学生志愿者在韶山路社区开展“非遗 + 廉洁”主题微党课活动
学院学生会团支部联合西海岸“一朵云”儿童小义工志愿服务队,开展“清明登高·放飞纸鸢”双语实践课堂活动
学院青马学员携手少数民族同学走进北庄小学,开展“清明寄情润童心民族团结共传承”主题文化活动
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张嘉睿讲述清明节的起源
学院志愿者们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学院志愿者们分组指导学生完成清明节手工作品
学院联合崂山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共同聆听 96 岁老兵鲁守邦的抗战故事
学院青衿学社以“寒食青团封旧火·晨风蓝染漾春烟”为主题,在校园内开展“指尖上的清明”传统文化实践课堂
学院青芒宣讲志愿者走进崂山烈士陵园、西海岸新区烈士陵园,面向青岛第 33 中学、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童心向党”主题宣讲活动
供图: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