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盛夏来临时,塑胶跑道蒸腾着熟悉的热浪,穿红白球服的少年们在争顶头球,排球场旁的蓝花楹开得肆意,细碎的紫雾笼罩着场馆,在无数个寻常的日子里,看人来人往、生命律动。当光影在树缝间游走,树下的少年们在起跳、传球、扣球,在每一次欢呼声中击掌雀跃。一幅幅景象和三年前初入西南大学时一模一样。风轻轻掠过,裹挟着树叶的气息,恍惚间竟分不清,这究竟是记忆的回响,还是此刻真实的光景。
图书馆旁的草坪永远生机勃勃。春日里野花星星点点,盛夏时大树张开双臂。总有人早出晚归,在这里书写论文、背诵知识点,所有的汗水与琅琅书声转眼就被晚风卷走。而今满树繁花,则像是时光给所有伏案苦读的夜晚,补上了一场盛大的谢幕。
八教前的荷花池,是校园里最温柔的角落。夏季来临,睡莲铺满池塘,蜻蜓立在卷边的荷叶上,倒影在涟漪里碎成万千光斑。晨读的学生会坐在九曲回廊上,书页翻动声与蛙鸣蝉噪交织成曲。荷花从嫩绿的花苞,慢慢绽放成粉白的花朵,我们也从青涩走向成熟。那些关于理想、关于未来的思索,也如这荷花般,在时光的滋养下,慢慢沉淀出属于自己的模样。
(图:何子涵)
细碎的温暖,如同校园里无处不在的绿意,在不经意间沁入心底。西大总是传递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有用简单通俗话语拆解复杂理论的老师,有耐心鼓励学生多加思考、互相交流讨论的老师,正是他们让我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倾听到不同的声音。而当行李箱滚轮的声响开始频繁地在宿舍楼间回荡,我才惊觉,那些抱怨过无数次的早八课、总也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都将成为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站在树下,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水面上,几只鸭子悠然游过,荡开的波纹渐渐晕染。未来像雾霭中的缙云山,既神秘又令人向往。我们或许会在某个陌生的城市,站在三尺讲台上,把在西南大学学到的知识传递给更多年轻的灵魂;又或许会继续埋首书斋,在故纸堆里寻找新的学术曙光。无论前路如何,我知道,那些在校园里奔跑的风、盛开的花、温暖的人,都将化作行囊里最珍贵的星光,照亮未知的旅程。
暮色渐浓,蓝花楹的紫与晚霞的橙交融成温柔的暮色。我走过熟悉的林荫道,听着自己的脚步声与记忆重叠。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图:宋海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