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 - 《燕山大学报》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记机械工程学院机电控制工程系党支部
2011-06-30
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机控系党支部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团结向上的党员队伍,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机控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党支部在加强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深入教改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机控系党支部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团结向上、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党员队伍。
全体党员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机控系“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及整个机械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关心青年教师成长 加强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党支部在学校党委的关怀下,在学院分党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支部已有党员14名,占全系总人数的2/3以上,是机控系的核心力量。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配合院系各级行政领导抓好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近两年来不断地有年轻的博士、硕士毕业生加入到专业队伍任教(7人),支部对这个青年群体非常关注,支部各委员经常深入这个群体中,了解他们的思想政治动态。对已经是中共党员的年轻教师,鼓励他们在教学第一线向老教师学习;对于有一定工作经历而且在日常教学、学习、工作中表现比较出色的党员青年教工,经支部大会决定,按照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去要求和培养。另一方面对于优秀的、具备博士学位条件的非党青年教工,支部会及时安排人员对其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有计划、有重点地将优秀的同志吸收到党组织中来。目前支部已经有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工成为中共正式党员,另有两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工经支部大会决定,同意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长期、系统的培养和考察。这样的做法,使得这些年轻教工尽快地融入到了机控系这个非常和谐的集体中,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都感觉到了党的温暖。
创先争优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学校和学院党委的部署,机电系系党支部注意结合学校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及时地提出了在本系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和有针对性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活动安排。
机电系党支部从本系实际情况出发,继续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紧紧地围绕学院核心工作,改革创新,务本求实,全面推进支部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切实转变作风,认真履行职责,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学院、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组织和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为学院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经支部研究,决定在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在去年春季学期支部根据学院党委开展2010年度“创先争优”评比表彰活动的要求,确定了“三育人”师德师风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候选人名单,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到年底投票决定。这样的做法,使得被选上的候选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时时刻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自觉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实践“三个代表”,模范执行党的现行政策,同时发挥高尚道德风格,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身于各项工作。在接受组织的考察同时也给别的同志树立了榜样。从而达到了提高整个支部党员素质,增强党建工作活力的目的。在去年年底院党委举办的创先争优评选活动中,机控系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有一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一名同志被评为“三育人”师德师风标兵,一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机控系党支部按照学校和学院党委的政治理论学习安排,坚持每月2次的政治理论学习。每次政治学习讨论做到有内容、有记录、有签到。党支部注重在讨论的过程中,让一些出外开会的党员同志结合最新的教育、教学教改和科技信息作一些话题,引导党员同志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学习和碰撞,从而使学习讨论不仅仅停留在面上,起到加深理解和研读文件的效果。
针对青年党员多的特点,支部还利用休息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于2010年冬季赴秦皇岛青龙县花厂峪村抗日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人民烈士纪念碑下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言,尤其使青年党员同志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历史,不断提高自身思想与政治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达到加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加强支部自身政治建设的目的。深入教改 培养高素质人才党支部除了做好本系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外,还注重加强在学生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自觉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党员们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针对不同的年级选择不同的交流内容,党支部还重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CDIO”和“卓越工程师”教改项目,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组织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积极开展课外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或利用教改项目和课程设计题目直接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注重课程的建设。近年来,已有多人多次参加各种教育部和省级教学研讨会。多人在教育部、河北省和学校的教学研究成果评奖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工程流体力学”等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液压比例伺服控制技术”申报成功国家级精品课,申报成功国家级教学团队一项,孔祥东老师和高殿荣老师被评为河北省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