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校报》

华东师大举行2025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会

2025-06-17     浏览(13)     (0)

华东师范大学在6月14日举办的校园开放日活动中,吸引了万余名考生和家长参加。学校发布了最新的招生政策,介绍其卓越的教育模式和育人成效,同时开放工科学院以适应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求。此外,学校还设立了未来学习中心,开展跨学科、体验式、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开放日活动的相关情况,包括吸引人数、政策发布、教育模式、学习中心等。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与学校沟通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华东师范大学的了解。


本报讯 6 月 14 日,华东师范大学 2025 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会举办,吸引了线上线下万余名考生和家长参加,校园咨询场面火爆。

发布2025年最新招生政策

三场主题报告,讲述在华东师大成长成才的详细图景和具体路径。副校长戴立益作《引领育人创新,成就未来英才》主题报告,介绍学校的整体情况,分享了致力于卓越教育、培育时代英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成效,还介绍了学校的重大教学管理改革。他表示,学校致力于打破制度束缚、适应多元化的学生成长路径需求,服务每一位同学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卓越育人迈入3.0阶段

华东师大以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跨学科、重思维、智能化”为牵引打造的卓越育人模式,迭代升级进入 3.0 阶段,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超学科、开放性、项目化、无细案、学分认定”的培养方式。

打造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特区

依托 5 个强基基地、10 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 2.0基地,3 个国家一流学科成立卓越学院,华东师大打造人才培养的改革试验特区。此外,学校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人工智能学院(上海/北京),通过双创变革教育,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工智能全面融入人才培养

华东师大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近 200 门,推出X+AI专业、AI+X 微专业、AI双学位等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建设未来学习中心,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体验式、个性化学习。

开展“十大”教学管理制度重大改革

用“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培养人才,院系拥有更大自主权,学生拥有更大自由度。华东师大适应本科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同步本研一体教学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提升教学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水平。

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健作《全学段生涯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主题报告,介绍学校以“全学段生涯发展”为核心,构建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生涯教育体系。

“ 适应- 融-发”三段递进培养

新生阶段通过书院制开展生涯启蒙教育;中期结合专业学习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组织实习实践和双创竞赛;毕业阶段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华东师大创新性地将生涯教育融入“智慧创获、品性陶熔、卓越发展”三大育人模块,通过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养成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

学校引入 AI技术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学校、用人单位、家庭协同育人的特色体系,助力学生从“入学优秀”到“毕业卓越”的转变。

招生办公室主任周立旻为考生们带来了华东师大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

华东师大2025报考划重点

新增计划100人

华东师大 2025 年招生专业 61 个,覆盖了主流文理学科和信息领域为主的工科专业,其中 55 个专业在软科排名中达到 A 及以上。软件工程、统计学学科在 2024 年软科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新工科专业包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双学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空间智能)。招生总计划3840 人,在 2024 年的基础上再增加招生计划 100人。新增招生专业“数据科学”,响应时代需求,培养高水平数据分析人才,为数字中国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学校新增专业方向“地理信息科学(空间智能)”,新增强基计划专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

理工科专业招生占比超60%

华东师大招生计划主要投放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领域,比如数学、统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

教学改革,利好学生自由发展

2025 年在上海市的综合评价批次、普通本科批次填满专业志愿,不调剂录取。同时,转专业政策更为自由,转专业申请不限次数,进入第四学年前均可申请;设置了多种转专业的类型。

(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