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长辈常常问我:“长大后打算干什么?”“像您一样当老师!”但其实,上大学之前,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却从不敢出现“教师”这一字眼。因为,我心中的教师形象必须兼备渊博的学识与无私的挚爱,我认为自己并不具备。发生转变是在大三那年,一天,专业课老师找到我,邀请我参与公开课的录制,我从来没想过有机会和老师一起录制课程。满怀兴奋与忐忑,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教案、制作PPT、完善内容……最后,录制顺利完成。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梦想之火重新被点燃,我的心思便再也藏不住了,在家人和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向教师职业努力。
现在,我站在山东开放大学的讲台上,真的成为了一名教师。就像面试的时候说的“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是我的热爱,也是我的追求”。感谢开放大学给我实现理想的机会。
在入职培训中,领导、老师详细介绍了开大教师职业特殊性,理论上我有了初步认识,要说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是在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的这些时日。每周四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让我认识到,要想做好社区教育,不光会用一支笔记录,还要用一颗心去体会,身为教师,要注重党性修养与锻炼,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浪潮中;此外,社区教育很大一部分是老年教育,老年群体结构复杂、年龄跨度较大,更考验我们的细致与热情。我想,老年直属班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因为教学质量高,更是因为在这里老人们能够真正感受到我们的爱,这不就是“孺子牛”和“老黄牛”精神最真切的体现嘛!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数字化时代要求我们发挥“拓荒牛”精神,用科技为社区教育赋能;而我更要勤思考、多行动,争做“四有好老师”,以主人翁意识助力山东省社区教育向好向快发展。社区教育现在也许只是教育大花园中的一颗小树,我愿意用心血和汗水去浇灌它,陪伴它早日成长为参天大树。
“一支钢枪交给我,二话不说为祖国,三军将士苦为乐,四海为家……”这是属于战士们的一二三四歌;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是属于老师们的一二三四歌;如今,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社区教育工作者,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二三四歌》:用一支粉笔勾勒一颗红心,借两袖清风实现德能双修,在三尺讲台践行“三牛精神”,经四季耕耘成为“四有老师”。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也想问问自己,当初的《一二三四歌》,现在,你还在继续唱吗?我的回答是:是的,还在唱,并且我想把它唱得更动听、更响亮。
在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的日子里,是这样一群人温暖了一颗红心。一开始,面对不太熟悉的社区教育工作,如何在其中发挥有效作用成了困扰我的难题。领导的殷切关怀和同事们的无私帮助,加上红色文化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使得我与工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时,会遇到比较有挑战性的复杂工作,这时,身边同事们的加入,犹如春风化雨,给了我信心与力量,一场场重要活动才得以顺利完成。
是这样两句话教会我德能双修。“大学一毕业,我就在电大工作了。在近40年的时间里,虽然换了不同的岗位、角色和称呼,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你们叫我‘李老师’”。这些话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我也要学习李老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我要努力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开大人。
是这样三块业务加深了我对“三牛精神”的理解。在领导的教导下,我认识到,社区教育需要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老年教育需要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家庭教育需要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这三块内容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主要工作,在一份份稿件、一张张表格、一串串数据中,更加坚定了我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的决心。
就这样,在四季轮转中,我也有机会得以领略“四有老师”的风采。他们,有为党育人的理想信念、有立德树人的道德情操、有传道授业的扎实学识、有良师益友的仁爱之心。我想,这不就是将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工作和生活完美融合的体现吗?
一群人,两句话,三块业务,四季时光。这进一步丰富了《一二三四歌》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社区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信念和决心。现在,学校“1186”发展战略全面铺开,社区教育也将乘风而行,通过五级办学网络去编织出“孩童欢笑、少年自强、青年奋进、老年喜乐”的美好蓝图。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在追梦,我们也必将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