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要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教育需求。
二是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核心素养培育,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防止和纠正“分数至上”等偏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是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培养人才是教育的基本职能,而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准。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努力让每一位人才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
四是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要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学校安全风险,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添动力、增活力,让广大教师潜心育人、大胆探索,让广大学生朝气蓬勃、追逐梦想。
五是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由我国历史、文化、国情决定的,是我们党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经验。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确保我们培养的人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要把握世界教育强国的共性特征和规律,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更好服务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9月9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