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大学报》

将课堂搬到剧场 从话剧回溯历史

学校创新举办“开学第一课”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025-03-15     浏览(64)     (0)

云南民族大学将“开学第一课”搬到云南省大剧院,组织师生观看民族史诗话剧《澜沧水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回望历史,传承和弘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校领导强调要肩负起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使命,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出贡献。


本报讯 3月6日、7日,云南民族大学将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搬到云南省大剧院,分两场次组织师生观看反映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历史的民族史诗话剧《澜沧水长》。这是云南民族大学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有形有感有效、不断提升民大特色“大思政”工作质效的一次有益探索。

《澜沧水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生动呈现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边疆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在解放军民族工作队帮助下,立下“民族团结誓词碑”的重要历史性事件。学校党政领导、处级干部、思政课教师、组织员、辅导员、学生代表等近两千人观看了演出。

“希望大家通过观看《澜沧水长》,穿越时空长河,身临其境去感受那段难忘岁月,真切感受先辈们为了民族团结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校党委书记阮朝奇在导学中指出,师生们要在回望历史中深切感悟团结进步的时代伟力,始终铭记历史,从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民大绽放得更加绚烂。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切实肩负起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使命,特别是自觉主动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重任。坚定不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主线,列入学校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不断提升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本领,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职责,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出民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启梁在导学中强调,新时代民大学子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听党话、跟党走,厚植家国情怀,成为一个从容自信、眼光长远、格局广阔、情系苍生、心怀天下的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多交往、多交流、多交融,传承好“一心一德、团结到底”的誓词碑精神,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