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离歌:未竟之路 且行且思

2025-06-13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在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之际,回顾过去三年的学习生活,感慨颇多。他探索了紫金港的角角落落,在主图度过了许多难忘时光,并感激导师的敦敦教诲和师门的科研生活。他希望在浙大学子精神的鼓舞下,浙江大学和浙大学子能够始终秉持求是创新之精神,保持奋勇争先之朝气,在未知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进步。

徐煜杰

端午节,端坐于电脑前撰稿之时,抬头放眼窗外,却见同学们行路匆匆,各自奔忙,才恍然我的三年研究生生涯至此已完成一切学业,即将从满载求是学子的求是列车中下车,开启全新的征程。正是心境转变期,感触颇多。

三年奇妙的求是园学习生涯曾是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考研起于我在完成理科专业的四年学习之后想要探寻社会运行规律的念头,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我成为了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名研究生。

三年的求是生涯中,我探索了紫金港的角角落落。每当背起书包找寻自习地点时,我总是想要走一条全新的道路,去从未去过之处探索新的自习地点。东西教学楼的走廊、启真湖畔,紫金港在每一处美好风景之处都安置了桌椅,也都是我曾驻足以及坐下边自习边欣赏湖景和树景的绝佳自习之处。

成均苑3幢5楼,我们学院的研习空间设置于此,而我最喜欢的是五楼中间的露天过道,硕大的阳台营造了没有天花板的广阔天地,向南望去是飘扬的红旗和浙江大学恢弘南门,向东望去是层层叠叠的东区小楼,置身其中既能感受自然之广阔,也能倾心于遵义西路的熙熙攘攘,是冬日取太阳之暖、春夏纳微风之凉的绝佳之地。

夏季最炎热之时,主图的静谧与凉爽最令人着迷。七八月份走进主图,仿佛是在炎炎烈日下的沙漠寻找到绿洲,有书有水好地方,还有24小时空调为学子提供阴凉庇护。回忆过去一年在主图的点点滴滴,真是令人难以割舍。难忘一楼麦思威的美式咖啡和抬头星星点点的夜半灯光,难忘二楼赶ddl的24小时自习空间和自助打印机,难忘三楼马克思主义原著和社会科学的诸多宝贵书籍,难忘四楼南北的备考生活,难忘五楼干净的厕所,也难忘六楼的顶楼视野和书香之气。

回首望去,方知三年来之充实,无论是在校园内的自习生活,还是师门的科研生活,都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收获。前者让我独自一人也能欣赏美好风景,后者更是让我取得诸多进步。缘于导师的高要求,我们师门摸索出一些全新的培养方式。每月轮流的读书分享、双周研读会和年度的科研训练,都内含了导师对我们的敦敦教诲,督促我们在学习和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收获,成为更好的自己。依稀记得张老师在我们研一的时候,分享她在韩国的经历来激励我们,更记得张老师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吃些橙子橘子,它们里面有让人开心的物质,她还说要懂得劳逸结合。

恍惚间沉浸过去难以自拔,可惜自感在科研上即使有所进步但还未达到自身要求,如此缺憾也是入学之时未曾设想。在课程学习和专业实习中忙忙碌碌,未曾有时间将写过的文章好好修改进行投稿见刊,实在是读研三年一大憾事,惟愿在学校之所学能够长久地留存心中,护佑我未来的人生道路。

行文至此,一抬头又是看到往来的浙大学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总是有着一股锐意革新的少年心气。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愿浙江大学和浙大学子能够始终秉持求是创新之精神,保持奋勇争先之朝气,在探索未知道路上一往无前,永远进步。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