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中南大学出台《关于制订 2025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决定开展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指导意见》明确,秉持“明德启智、格物致知、审辨敏创、砺能笃行”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营造数智融合赋能、多元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新生态,探索拔尖领军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模式,培养和造就具有鲜明的“家国情怀底色、实干担当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全球视野格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指导意见》指出,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秉持“厚基础、宽口径、强交叉、重创新”的原则,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时代变革趋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全过程,把握五方面总体要求:厚植“价值引领”,系统构建育人体系;融通“专业边界”,革新重构课程体系;推动“数智赋能”,引领未来人才储备;锻造“双床引擎”,贯通实践育人体系;激活“多维发展”,创新交叉培养范式。
《指导意见》强调,此次课程体系重构,更加凸显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专业交叉融合,调整包括:将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含创新创业)三大模块;专业课严格控制在6-9门,课程内容充分融合、更新、优化;设置专业拓展高阶类、交叉类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增设人工智能通识课,鼓励建设“微专业”。
据悉,除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以外,学校还将推出一系列人才培养新举措,包括制订本科教育行动计划 2.0,谋划未来五年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卓越、拔尖、科创各类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本科生转专业制度,实现“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要求”;启动“微专业”“交叉课程”建设,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制订“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等。
(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