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黄淮学院 - 《黄淮学院报》

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活动在我校举行

2025-06-15     浏览(6)     (0)

5月29日,驻马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在黄淮学院举行。来自不同学段的教师展示了教学成果,并围绕“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强调了情感共鸣、历史逻辑、时代使命的重要性,并颁发了校外辅导员聘书。

本报讯 (通讯员 陈佩洁)5 月29 日下午,以“红色耀中原 赤心照华夏———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2025年驻马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在黄淮学院举行。省内外特邀专家、相关领导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等 200 余人齐聚一堂,共探思政课教育创新路径。

黄淮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忠义在致辞中介绍了黄淮学院思政课建设经验,回顾了驻马店片区在整合资源推动跨学段协同发展、联合打造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实施“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虚拟教研室建设与运行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工程,需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构建螺旋上升的思政课教育体系。

教学展示环节,来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学段的教师紧扣“弘扬抗战精神”主线依次进行教学展示,充分体现了不同学段的育人目标,展现了各学段思政课的特色与魅力,形成了“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一体化教学范例。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原理”分教指委副主任闻英、汪青松,教指委委员刘宁静、侯丽羽分别对各学段教学展示进行专业点评。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闫方洁教授在整体点评和指导中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本质是“以情感共鸣为纽带,以历史逻辑为支撑,以时代使命为归旨”。建议教师在思政课中强化“情感共鸣”,突破“唯理性主义”误区;用好历史资源,破解“时空割裂”与“理所当然”认知误区;分阶段讲透英雄故事,实现从启蒙到担当的进阶;双向赋能协同创新,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专题报告和交流研讨环节,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南校区教导副主任常青分享了通过家风建设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经验;驻马店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馆长张杰介绍了纪念馆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四位不同学段的教师代表围绕“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展开了深入交流。

会后,曹忠义为常青老师颁发了校外辅导员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