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8日,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由我校侨台联与外语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期“中国红”遇上“国际蓝”中医药文化传播沙龙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精彩亮相。作为“健康生活”传统医药推广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沙龙以“夏季养生”为主题,向公众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由我校侨台联主席、外语学院院长陈骥教授领衔策划,骨干教师李琴、李曦协同组织,学生代表肖宋词、马艺涵担任主讲。现场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生动的中医药文化盛宴。
节气养生:中医智慧的现代诠释主讲人肖宋词以小满节气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夏季养生的中医理念。从“养心调神”的哲学内涵,到苦菜的药用价值与饮食养生,再到“夜卧早起”“三因制宜”的调养原则,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医药“未病先防”的核心理念。现场还特别准备了酸枣仁和罗汉果养生茶,让观众在品鉴中直观感受“药食同源”的实用价值。
非遗技艺:传统疗法的当代实践主讲人马艺涵通过互动教学,生动展示了耳穴贴压技术在调理脾胃、改善睡眠方面的应用,并指导观众亲手制作艾草养生锤,体验“拍八虚”经络按摩法。这些简便易行的非遗技法,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色优势,引发了参与者的浓厚兴趣。
语言为媒: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外语学院14名学生担任双语志愿者驻守展区,他们以出色的语言能力与专业服务,搭建起国际交流的桥梁,有力地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本次活动以语言为媒、文化为介,努力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传播。学校将继续办好“中国红”遇上“国际蓝”中医药文化传播沙龙,为促进全民健康与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注入新动能。
(文、图|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