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报》

山海经纬

作者:于晓斌    
2025-05-23     浏览(10)     (0)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山村的生活,以及他在山海之间成长的故事。他描述了山和海的四季变化,以及他在自然中的学习经历,最终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自然的力量。

村子周围有连片的山丘与矮山,往外走有看不到尽头的海,踏过蝉鸣与落雪,它们和他们在时间的经纬中沉默又喧嚣的度过四季轮回。

——我在这里长大。

晨雾未散时,山径总像条湿漉漉的麻绳,松松地垂在青崖间。

四岁那年,我攥着爷爷的蓝布衣角往云雾深处走,露水坠在芒草尖上,把裤脚洇出深色的地图。松针铺就的毯子下,藏着指甲盖大的松塔,像光阴凝结的琥珀。爷爷说每颗松塔里都锁着山神的絮语,我们得把散落的松针收进竹篓,等着将它们喂给冬天的灶膛,用火焰温暖的手拨开海边满是雾的严寒的冬。

每年暑假,我都会在村子里度过。这里有着四片不同风景的海滩,和茫茫的看不到尽头的海。潮水退去的滩涂上,沙蟹用泡沫写下潦草的天书。我跟着退潮的浪线拾贝,那些螺旋纹路里藏着海的年轮。海边渔夫修补渔网时,梭子穿梭的轨迹总让我想起外婆编织的竹篾,不同的经纬里流淌着相似的时光。有次暴雨突至,我看见被浪打碎的船板在礁石间浮沉,断裂处露出细密的木纹,恍如无数个潮汐刻下的掌纹。

潮汐有着属于它自己的轮回,在它一次又一次的往复中,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夏。

山中的岁月教会我俯身观察。蹲在背阴的岩壁下,能看见苔藓正用千万只绿手织就绒毯。雨季过后,朽木上会突然冒出云朵般的菌菇,像是土地酝酿许久的叹息。爷爷去世那日,我在老松树下发现簇新的松茸,菌盖上的裂痕恰似老人布满沟壑的笑纹。山风掠过林梢时,满山的松涛都在念诵往生咒。

十五岁跟着走上轮船的那天,船头劈开的浪花里跃出银色飞鱼。它们在空中划出的弧线,让我想起山涧彩虹鳟摆尾的模样。当风暴把渔船推向未知的深蓝,我紧攥着船舷数心跳,忽然懂得大海与群山原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礁石沉默如父亲的后背,浪涌温柔若母亲的摇篮曲。咸涩的水雾中,我听见自己骨骼拔节的声响。

如今每次回家,总要在黎明前攀上望海崖。晨光从海平面抽出的金线,正巧能缝补山峦的缺口。湿润的雾气漫过松林时,会暂时模糊山海界限,仿佛天地初开时混沌的模样。去年冬天,我在结冰的滩涂发现被潮水冲上岸的松枝,枝桠间缠着褪色的渔网残片。这个意外缝合的山海信物,此刻正悬在我南方的窗前,每当海风穿过,松针与渔网便合奏起古老的歌谣。

前日收到父亲寄来的包裹,袋里裹着新采的木耳和晒干的海带。在蒸腾的热气里,山岚与海雾在瓷碗中重逢。我忽然明白,生命原就是场永不停止的经纬穿梭——群山教我们读懂年轮里沉淀的静默,大海让我们听见潮汐中涌动的呼吸。而那些被岁月磨亮的温暖碎片,终会在某个晨昏交织的时刻,化作照亮归途的星屑。

我忘记在哪里看过一句话,“站在山巅与日月星辰对话,潜游在海底和山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私语,方知宇宙浩瀚,自然可畏,生命可敬。”不错,是这样的,我们在时光的经纬里雕刻着自己,在自然中学习,学习山的沉默,应和波涛的喧嚣,让苦涩的眼睛长满春天,再向世界诉说我们所见过的盎然。

(临床与基础医学院)